返回第235章 会试结束  全族!供我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在忙著跟考题和寒冷较劲的时候,贡院里那套严密的巡查制度可是一刻都没放鬆。

號舍门边墙上,早在他进来时,就被號军贴上了一张“號票”,上面写著他的姓名、籍贯、长相特徵(比如“脸白、没鬍子、中等个头”),还盖著礼部的大红印。粘得那叫一个牢,小雨飘进来也打不湿。

从开考起,差不多每隔半天,就能听到巷道里传来的脚步声,不紧不慢特別有规律。是御史和翰林官组成的巡查队,拿著名册,一间一间地查过来。

每到一间號舍,领头的官员就比对著墙上的號票,对比著里面的考生。

秦思齐一听到这脚步声靠近,立刻挺直腰板,坐得端端正正,把脸和身子露在號舍门口,好让巡查看清楚。这种查法,次数多,每次人巡查都不一样,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了,让所有歪心思都不敢动弹,也让整个考场的气氛更加压抑。

就在这又冷、又饿、又紧张的日子里,一天天熬过去,白天秦思齐拼死拼活地写啊写。

而第二场。考的是论、判、詔、誥、表等官方应用文体。此场意在考察学子未来步入仕途后,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格式、用语皆有严格规定,要求典雅得体,內容切实可行。

“论:守成之难”。

此题宏大,直指治国核心。皇帝早年常与群臣辩论“创业与守成孰难”。

秦思齐略一思索,心中已有框架。开篇需先肯定创业拨乱反正之艰难,旋即笔锋一转,点出守成之难尤甚,难在“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承平日久,最易生骄奢懈怠之心。

脑中浮现《易经》“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之警句,更以唐玄宗开元盛世转瞬墮入安史之乱深渊为例,论述守成需常怀忧患意识,如履薄冰,励精图治,方能使基业长青。

判:则是一道模擬的田宅爭讼案卷。要求考生以刑房书吏或推官口吻书写判词。秦思齐仔细研读案情细节,辨析人证、物证,脑中迅速检索《大明律》中“户律·田宅”门类下的“盗卖田宅”、“侵占他人田宅”等条款。判决需事实清楚,论理充分,引律准確,体现法理人情之衡平。

詔、誥:是模擬皇帝下达重大命令(如颁布新政)或任命朝廷重臣(如擢升某人为兵部侍郎)的文书。需用词典雅凝重,堂皇正大,充分体现皇权的威严与天恩浩荡。

表:则是模擬臣子向皇帝上陈的文书,或谢恩,或庆贺(如《擬贺西北大捷表》),需格式恭谨,言辞恳切,既要表达忠君爱国之赤诚,又要展现斐然文采。

这些文体,秦思齐在书院日课中不知反覆练习过多少遍,格式套语早已熟稔於心。

但他依旧不敢怠慢,同样先在自备的纸上起草、修改、润色,待確保无一字不妥,无一式不合后,才聚精会神,以端楷谨慎地誊录於正式硃卷之上。

狭小的號舍內,只闻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为活动僵直手指而发出的轻微嘆息。

第三场:策问时务,经国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