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硃笔封卷  全族!供我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官员依次收走每一份试卷。

试卷被收齐后,官员们立即在现场进行严格的清点核对。他们分成三组,每组两人,一人唱数,一人核对,確保数目绝对无误。

隨后,每份试卷都被仔细检查是否有违规夹带,甚至连纸张的厚度都要用手指细细捻过。秦思齐看见一位年长的官员甚至举起试卷对著光线查看,防止有微小的记號藏在纸纹之中。

这些凝聚著本届天下英才心血与智慧的试卷,最终被整齐地叠放在特製的檀木匣中。四位官员各执匣子一角,將试卷送入大殿东侧早已准备妥当的偏殿房间。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又沉沉闭合,將內外隔绝成两个世界。

在那间偏殿內,一套严密至极、旨在绝对公平的程序正在等待它们。弥封官们早已各就各位,每人面前都摆放著特製的工具:厚厚的纸、以小锅文火慢熬而成的米糊,还有礼部特製的关防大印。

第一位弥封官接过试卷,先是以量出需要糊名的位置,卷首写有考生姓名、籍贯、父祖三代名讳的部分。

第二位弥封官用特製的软刷蘸取米糊,均匀地涂抹在量好的区域,不多不少,刚好浸透纸张却又不会洇到其他部分。

第三位弥封官將裁剪好的厚纸轻轻覆盖其上,用掌心缓缓压平,排除所有气泡。最后一位弥封官举起礼部官防大印,稳稳地盖下。

秦思齐虽然无法亲眼目睹这一切,站在紫禁城外的广场上,想像著那些程序是如何进行的。

糊名完成后,等候多时的誊录官们开始工作。他们皆选自中书舍人或国子监中书法精湛、背景清白的善书者,此刻每人都正襟危坐。

將每份答卷都被一字不差、一笔不讹地重新誊抄到专用的硃卷之上。

一位年轻的誊录官正在抄写秦思齐的试卷。当他读到文中“治国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一段时,不禁微微頷首,继续以端庄秀丽的馆阁体抄写下去。

而考生的原始墨卷则被严格封存,放入特製的柜中,备日后核查笔跡或爭议时调阅。保管钥匙的官员將钥匙系在腰间,那钥匙与其他三把钥匙串在一起,发出轻微的碰撞声。一切繁琐的设计,都是为了在制度上最大限度地杜绝舞弊,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

当秦思齐隨著沉默而疲惫的人流,脚步略显虚浮地再次走出那深邃幽暗的午门门洞,站在紫禁城外辽阔的广场上。

“思齐兄,感觉如何?”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秦思齐转身,看见研学同窗站在那儿,脸上带著勉强的笑容。

秦思齐拱手回礼:“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那策问题目,实在是出乎意料。我原以为会问及边防之事,没想到竟是关於漕运改革。”

“今日这策问著实宏大精深,”赵文博凑近半步,压低声音道,“不知思齐兄是如何破题的?陛下垂询治国、民生、边患,这三者关联,年兄以为首要何在?”他显然急於交流方才的考试心得,既是宣泄紧张,也是想窥探一下这位名列前茅的同年是如何应对的。

秦思齐闻言,心下微微一凛。殿试刚过,彼此文章皆未公开,私下探討策问內容,虽非明令禁止,但终究需谨慎。他深知言多必失,更不愿在结果出来前轻易暴露自己的思路,或是探听他人的对策,以免徒惹是非或影响心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