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 平息  南明,开局请我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什么!”

於永綬听著手下的匯报,勃然大怒。

“浙兵竟然敢绑我们的人,还把人扔进了河里!”

“回稟將军,当时浙兵人多,兄弟这才吃了亏。”

於永綬猛地一拍桌子,“他娘的。”

“这帮浙兵平日里就和我们不对付,如今,这是蹬鼻子上脸啦。”

“你去找其他两位將军,咱们发兵,灭了那帮浙兵。”

“是。”

镇江府丹徒县,古称京口,是长江军防要地。

朝廷本是让郑鸿奎率兵镇守此地。

考虑到郑鸿奎的部下儘是南兵,为了加强镇江防务,兵部便將从北方撤回来的於永綬、陈可立、张应梦三人的部卒调派至镇江,由总兵郑鸿奎节制。

这三人,都是边军出身。

三部人马加一块,勉勉强强一千人。

平日里这伙人军纪就差,时常和奉调协守镇江的浙兵发生摩擦。

边军与浙兵之所以爆发衝突,原因很多。

直接原因:买瓜事件。

主要原因:双方积怨已久。

根本原因:边军人少,浙兵人多。浙兵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伙边军。

这也是大明朝由来已久的北兵、南兵之间的矛盾。

“上,灭了他们。”

於永綬骑马在前,带著为数不多的骑兵冲向浙兵营地。

边军人少,但战斗力强。

浙兵人多,但战斗力弱。

戚家军,在明朝官方的称呼为浙兵。

戚家军之所以战斗力强,原因主要有三。

一,戚继光本人能力突出。

二,戚家军的兵源来自浙江不太富庶的地区。

三,戚家军的军餉很高。

戚家军都是浙兵,但浙兵可不都是戚家军。

很快,形势呈现一边倒,浙兵被边军压著打。

陈子龙、方以智带著僕人刚走出客栈,街上乱了套。

骑马的,射箭的,打架的,砍人的,抢东西的,除了好事什么事都有。

“我是兵科给事中陈子龙,你们是哪个衙门的兵?”

陈子龙试图叫停双方,稳定秩序,可哪有听他的。

方以智拉著陈子龙躲到一旁。

“人中兄,这是兵乱。咱们还是赶紧去镇江府衙吧。”

“让府衙派人,平息事端。”

陈子龙摇摇头,“不能去府衙。”

“府衙只有衙役,没兵,管不了这事。”

“浙兵分两营,这是罗木营的驻地。另一营浙兵听到动静,很快就会赶过来。”

“咱们去总兵衙门,找郑鸿奎,让他派兵。”

次日中午,镇江知府衙门。

大堂中,坐著四人。

从苏州府急匆匆赶来的苏松巡抚祁彪佳。

从常州府赶来的常镇兵备副使卢调鼎。

本就驻於镇江的总兵郑鸿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