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句芒玉佩显露神异,后有穿越的亲身经歷,姜桓又起了寻仙问道的念头。
很快他就惊异地发现,这方世界祭拜的神圣,与前世迥然不同。他记忆里的那些道佛軼事,已经没有半点价值。
好在这方世界,修行大昌,道佛修士並不离群索居。在这九江郡地界,就有太乙观和方竹寺两家修行宗门。
十一岁时,姜桓得知太乙观开山收徒,独自一人背著行囊,赶了五天五夜的路来到山中。
好在他確有资质,一番考校后,顺利获得太乙观认可,被收入门庭。
而这方世界的修行法门,也奇特得很。
既不採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也无需传度受籙、通达神灵。
自入门七年以来,姜桓每日服食灵膳、补益元精。
再念诵《太乙救苦真经》,运转法门炼化元精为真气,与观想所得神念相合,修持三元精粹。
这倒是与前世道经中“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法门有相似之处。
但这仅是修行前缀,真正的关键,在於用三元精粹,养出一枚灵种来。
比如太乙观,就是亲手种植一株杏树,好生滋养,以种出灵杏,食其果肉,方能踏入百日筑基的门槛。
剩下的那枚杏核,另外也有说法,只是姜桓还没到这一步,暂且不知其妙用。
至於培育出的苦杏树,最后都会统一移栽,赠送给道童出身的县城或者镇村。
姜桓出身的姜家村,就曾有一株百年苦杏树,可惜在他三岁时莫名枯死,最后连树根都不知所踪。
“待我孕出灵杏,这棵苦杏树,便也能回报家乡父老一二了。”姜桓轻声呢喃。
这一世,姜桓三岁丧父,五岁丧母,也没其他近亲抚养,是在村里吃百家饭长大的。
常言道:天下无不孝之神仙。
他如今得了仙缘,日后若有成就,必然少不了回馈桑梓。
“此事暂且不提,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儘早將灵杏孕育出来。”
姜桓皱眉:“我能感应得到,那株杏树里边,潜藏灵性並不浅薄,犹在章鸣那株之上。”
“我在《太乙救苦真经》上的修为,不比他弱,又有句芒法相助力,为何至今没有成果?”
他不在乎大师兄的虚名,也不急著爭这一时之先后。
但若是迟迟不能孕育灵杏、步入筑基,导致仙途受阻,姜桓是决不能忍受的。
“总不能是句芒法相过犹不及,帮了倒忙吧?”他眉头微皱,闭目凝神,感应自身灵台。
灵台中,一株苦杏树微微摇曳,树上棲居著一尊人面鸟身、乘两龙的神灵。
正是前世华夏神话里的东方木神——句芒。
在护持姜桓魂魄转世时,句芒玉佩本体已经湮灭,仅存一道神光,与其魂魄融合,变化成了句芒的法相。
“灵台中的句芒就是我,我就是这尊句芒法相。”
“以之炼化的三元精粹,与苦杏真形图相比,本质上理应並无不同才对。”
姜桓无奈扶额。
因为在这株杏树上倾注了七年心血,他委实不愿意再换一棵树重新来过。
诚然,杏林中还有几棵杏树,也是由他亲手所植,同样有些缘法。
但那些杏树灵性要弱上不少,种出来的灵杏,必然也有所不如。
如非必要,姜桓不愿退而求其次。
“唉,真箇让人头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