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桓凝望著这悲壮一幕,喉头乾涩,艰难地吐出一句:“诸位道友……雨停了!”
眾焦尸恍若未闻,咒文非但未止,反而更加急促,似要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与那庞然的天地伟力相抗衡。
就在此刻——
“轰隆!!!”
一道粗壮得难以想像的惊雷,裹挟著焚尽万物的雷火,自九天之上悍然劈落。
瞬间便將整座祭坛,连同其上苦苦支撑的焦尸,尽数吞没!
姜桓的视野,顿时被这毁灭性的白炽雷光彻底充满。
*
“罪魂实可哀,我今说妙经。念诵无休息,归身不暂停。”
“不迷亦不荒,无我亦无名。朗咏罪福句,万遍心垢清。”
慈悲道音於姜桓灵台迴荡。
他骤然回神,內视之下,只见灵台內那株苦杏树竟疯狂滋长,枝头首度结出紫青异色的两枚灵杏。
句芒法相棲於树冠,人面悲悯之色愈浓,鸟身神采愈发昂然,连座下两龙,亦显得神气活现。
法相怀中,芒种绽放毫光,符文流转不息,更有《太乙救苦真经》经文隱现。
三千缕法力縈绕芒种盘旋,如百鸟朝凤,灵动非凡。
“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初发玄元始,以统祥感机……”
琅琅道经声,响彻地窟。
在句芒法相观照下,无穷无尽的信仰愿力自地窟外汹涌而至,化作汪洋,將火尸彻底淹没。
此愿力,皆自此番火尸劫难而生。
姜桓等太乙门人,与眾多修士一道,行云布雨、止旱保苗;放粮施粥、活人性命;渡化火尸、消解顽执。
九江百姓感佩其行,遂生此至真至纯的祈愿。
此刻,愿力受《太乙救苦真经》指引,如倦鸟归巢,尽数投来。
地脉中,那暴虐火尸已然平息。
道韵佛光笼罩其身,竟透出几分圣洁莫测之意。
倏忽间,它身形微转,周身焦黑如潮水般褪去,显露出本相。
竟是一位身形高挑,赤眸火发,面部、周身皆饰玄妙彩绘的妙龄少女。
她眸光渐亮,神智復甦,环顾四周后,喃喃低语:“原来……雨当真停歇了……”
除怀垣、圆朗神色泰然,余者无不心头一紧,唯恐其暴起。
少女却只仰首望天,神情呆惘:“云中君没错,大司命亦无过……错的,是这方天地啊!巫道已绝,为之奈何?”
言罢,她垂首,目光扫过在场眾人,自太乙观、方竹寺弟子身上一一掠过。
先定於章鸣,又落在一名男身女相的俊朗僧人面庞,来回审视片刻,终將视线投向姜桓,与他隔空相望。
姜桓心头陡然一紧,恍惚间只觉对方目光似能穿透灵台,窥见人面鸟身的句芒法相。
便见少女眸中精光一闪:“倒是个有缘之人。”
眾人尚不解其意,她周身忽地腾起熊熊烈焰,顷刻间虹化消逝。
唯余一枚骨片、一颗石珠、一株焦黄禾苗,於火光中载沉载浮。
镇魔司眾人方欲上前,便见骨片自行飞至章鸣身前,石珠则环绕那俊僧盘旋,而那株焦枯禾苗,则悠悠飘落姜桓眼前。
霎时间,姜桓灵台剧震!
他抬首仰望,句芒法相观照下,一大片五色霞光氤氳流转,自天穹垂落,將整座地窟映照得瑰丽堂皇。
霞光丝丝缕缕,渗入眾人体內,悄无声息间修復暗伤,涤盪根骨。
唯有一缕极精粹者,各自没入眉心,化作某种玄奥难言之物。
其中一团霞光格外浓郁,径直涌向姜桓。
灵台內,句芒法相口一张,如长鯨吸水,將霞光尽数纳入腹中,点滴无存。
姜桓顿觉灵台一片澄澈空明,照见冥冥虚空。
只见一尊身披九色玄光、面容模糊的伟岸身影投下目光,与句芒法相静静对视。
良久,一声清越道音响彻灵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