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本命法术,倒是好用不少。”
他微微頷首,將酣眠的两只小蚁拢入掌心,隨即出了紫青太极图,略作收拾,便出门往藏经阁而去。
*
藏经阁內,檀烟裊裊。
刘侠正捧卷默读道经。见姜桓入內,他目光如常掠过,只略抬了抬手,便算打了招呼,神色间並无波澜。
此前隨徐慧下山送粮时,刘侠对他人尚可,唯独对姜桓、苏白二人颇为冷淡。
姜桓心知肚明:对方仍为当日失约离守受罚一事耿耿於怀。
尤其见姜桓非但未受影响,反以风雷双杏筑基功成,自己却需再等一年机缘。他心中有些芥蒂,亦是人之常情。
姜桓对此只报以瞭然一笑,頷首示意后,便径直寻那守阁的怀玹师伯去了。
“都讲”长老怀玹,此刻正凝神挥毫泼墨,沉浸于丹青之道。
姜桓远远望见,便驻足未近。目光扫过桌案,果不其然,这位师伯笔下所绘,正是后山那株巍然杏祖。
然与姜桓此前单纯描摹形貌不同,怀玹此画,融入了诸多自身道途印记。
譬如,杏祖虬劲枝椏间,添了几枚墨玉般的玄果,幽光流转。这显然是代入了其自身黑水灵杏。
又譬如,杏祖根畔,绘一丛青灵草,三枚絳珠垂露;旁生一竿碧玉竹,枝头赤霞缀珠。
此二者,都是怀玹精心培育的灵植。
姜桓心下瞭然:这或许映照了怀玹的道途:以黑水蕴青木,復以青木燃赤火。
他正观画出神,忽闻“嗤啦”一声,画纸之上竟凭空炸开一簇赤焰!
姜桓心念未动,御风术已自行激发,清风拂卷,將那扑面焰光倒吹而回。
他定睛看去,怀玹一脸挫败,颓然將玉笔掷於案上。那幅画作,正是方才起火之源。
“你且说说,老夫刚刚这幅画,如何?”怀玹语带迷茫,似问画,亦似问道。
姜桓恭声道:“师伯妙笔,神形兼备,惟妙惟肖。”
怀玹追问:“既如此,缘何总是功亏一簣?”
姜桓一时默然。
在太乙观,描摹杏祖真形,乃是所有弟子的必修课。
昔年太乙祖师,便是將己身第一株灵植“苦杏”之神韵绘入图卷,遂成观中筑基根本法门:“苦杏真形图”。
千载以降,多少惊才绝艷的后辈英杰,欲在此图根基之上推陈出新。
希冀创出一门包罗更广、玄奥更深却又不失苦杏底蕴的真形图,惠泽后人。
然岁月流转,观中虽积累下诸般真形图谱,却皆不及苦杏真形图之神髓,更遑论在其根基之上革故鼎新,另闢大道了。
“你的杏祖图,近来画得如何了?”怀玹话锋一转,存心考校。
姜桓赧然道:“弟子愚钝,笔下神形皆失,实在不堪入目。”
怀玹却道:“无妨,且画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