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玹道人微微摇头,自袖中取出一枚葫芦,信手一招,蛇灵便化作流光没入其中。
“这位蛇道友,我且带回观中,置於太阴娘娘座前,看它自身造化了。”
他目光转向姜桓与邓光鑫:“你二人是隨我即刻回山,还是在外多游歷些时日?”
姜桓拱手道:“弟子下山不足半月,此前忙於春牛仪轨,尚未得閒游歷。此番正好藉机,於山下游走一番。”
邓光鑫则道:“弟子欲回山门。立春已过,便该继续蕴养杏树了。只盼今年能孕出灵杏,成功筑基。”
这几日,亲眼目睹姜桓眾多神异手段,他也是艷羡得很。
“行,那你便隨我同归。”怀玹頷首,指尖轻弹,一枚杏核飞出,青光闪烁间,化作一叶丈许长的青碧小舟。
他袖袍轻拂,邓光鑫便被一股柔和之力托起,落在舟上。
“定桓,”怀玹看向姜桓,“你在山下行走,切莫误了观里春耕。筑基后,尔等修行所需灵谷,便该躬耕自给了。”
“弟子谨记。”姜桓肃然应道。
怀玹又叮嘱几句,足尖在舟头一点。青舟立时放出清辉,如离弦之箭,破空朝庐山飞去。
目送青舟远去,姜桓转身,趁六村吉气未散,抬手掐诀。
六根柳枝依循符籙残痕,化作翠色流光,倏忽飞回各自村落,重新扎根。
一旁的章杰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喃喃道:“姜道友这手段……当真神乎其技!”
姜桓淡然一笑,未作谦辞,將肩头的阿青、阿翠调整了个更舒適的位置:“章道友,隨我去桑林坳吧。”
“若那柳枝確係贵师门传承之物,贫道愿从中斡旋,为双方说和。”
章杰闻言很是感激,忙將青柳灵植收起,一手一个抱起酣睡的小徒儿,紧隨姜桓往桑林坳行去。
里正与几位族老已在村口等候。听闻蛇灵被太乙观高人带走,眾人悬著的心这才放下。
姜桓目光扫过眾人,语带深意:“答应贫道之事,诸位切莫忘却。唯有常行善举,方能消解灾厄。否则,报应恐怕就在眼前。”
段老六躬身应承:“道长放心!小民定当积德行善。日后也会定期前往太乙观,为蛇灵祈福,好早日化解仇怨。”
其余几人亦连声附和。
姜桓观察眾人神色,只道:“望诸位好自为之。”
舞春牛仪轨既毕,姜桓又主持了春牛拆卸之仪。
附近五村的春牛道具,因这几日轮替舞动,多少沾染了青牛瑞气。
姜桓亲手將其拆解分切,依据各村贡献愿力多寡,公允分配。至於各村內部如何再分,他便不再过问。
又是一场酒席后,大河坪等村的族老与民眾各自归家,预备春耕。
姜桓则带著章杰,寻到桑林坳村里正。
里正见他二人联袂而来,心知是为柳枝之事,唤上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一同前往宗祠。
因此世唯有六大神圣可塑像立庙,享人间香火,桑林坳村的宗祠內,並未设祖宗牌位,亦无香火供奉。
祠堂正壁乃是一面功德墙,其上以楷书记录著歷代先祖名讳、生卒年月。若有功绩卓著者,下方会添上一段生平简介。
墙前置一长条供案,摆放著纸扎朵、泥塑瓜果,及一些家常吃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