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追风箏(求月票)
离开了灵隱寺。
一群人接著去下一个地方:三潭印月一一简单来说是后世的一块钱纸幣的取景地。
来到了西湖里,李有思跟著上船。
是一艘木船,船板带著湿润的木纹,船夫握著擼慢悠悠地划,涟漪一圈圈盪开,
坐著船到了西湖中心的小岛,岛上面的景色不错,今日的水升高了,没有泥沼的臭味了,走在岛上的木桥上面,水就在脚下,似乎马上就要漫上来了。
这种感觉很好。
因为水深了这岛上的风景是最好的。
茹志娟带著他们来到了一块钱纸幣的地点,坐在椅子上面一群人接著谈起来文学:
“这一次的笔会差不多到了这里就结束了,前几日我们开了很多的会议,討论了关於传统文学,关於寻根文学,三个会议都圆满结束了,虽然我不喜欢记者打扰我们。但是过几天我会让他们发表一篇文章大概记录一下这些事情”
“最后,希望大家此行都有收穫。”
她说完这句话,《上海文学》的李子云就开始收割了,朝著最近的几个作者收了稿子,最后来到了李有思的身前:
“李同志,你最近几天有什么新灵感吗?”
笔会不就是杂誌社找作者要稿子的方式吗?不然杂誌社费时费力搞干嘛,真以为是天地良心啊!
李有思摇摇头:“没有想过。”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咳咳,一星期时间,没有写新书的想法吗?”
“有一丟丟吧。”
“那给我们杂誌?”
“我回去写好之后再说,我自己也不知道写不写。”
李子云和他客套了几句,继续收割其他稿子了。
这一次收穫颇丰,果然得到了几篇不错的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李有思的眼看也要不到了。
剩下时间,几位作家、评论家在湖边继续聊天。
李有思看了两圈,找到了躲在柳树的杨米:“你小子在这里呢?我们作家聚会,你个小屁孩老是跟在后面干什么?”
“我跟著我爸在一起的。”
“跟屁虫。”
说完,杨米就又回退两步,缩了缩。可恶的男人。
李有思感觉自己这面貌十分的慈祥:“你別那么怂,行不行啊?我很凶吗?”
“没有。”
最后的杨米还是缓缓靠过来了。
“你无聊吗?”
“有点。”
“他们说的东西,你听得明白吗?”
“听不明白。”
“..听不明白还跟来。
杨米埋著头在地上,不敢说话。
李有思说道:
“你知道潍坊吗?那里是中国的风箏之乡·以前我去採风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个人。五十年前,他家里是地主,他有个书童,两人经常一起放风箏———”
很快两小时到了。
李有思故事说了一半,此时天昏地暗,会议结束了。
他口乾舌燥,站起身来,不讲了。
“时间到了,这黑灯瞎火的,大家快上船吧!”縴夫喊了一声。
茹志娟说道:“明天就是大家回家的日子,笔会也结束了,最后再和大家说一声再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