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车轮如同滔滔江水,奔腾不息,转瞬之间便迎来了太平卅七年(公元230年)的春节。在这个寓意著新生与希望的新年之际,华朝皇帝张循,藉助无线电波这一神奇的媒介,將他的声音跨越千山万水,清晰地传递到了全国亿万民眾的心田。这是一次激情澎湃、鼓舞人心的新年演讲,它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著每一个华朝儿女的心间。
在演讲中,张循以深情而庄重的语调,回顾了自他御驾亲征以来,华朝大军所占领的广袤领土。那些曾经感觉遥不可及的美洲大地,如今都已成为了华朝的版图。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將士们英勇奋战的讚美,对无数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辉煌战绩的肯定。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如同鏗鏘有力的鼓点,敲击著人们的心弦,激发著无尽的豪情与壮志。
张循的声音里,不仅蕴含著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更饱含著对未来的憧憬与期许。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力量与自信,仿佛能够穿透时空的阻隔,直击人心最深处的灵魂。全国的老百姓们,无论是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都被这份激情所感染,他们纷纷为皇帝、为华军高呼万岁,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如同滚滚雷鸣,声震云霄,经久不息。
而进入太平卅七年,华朝海军的征途並未因新年的到来而有所停歇。相反,他们如同一把经过千锤百炼、锋利无比的利剑,从正月到二月的短短两个月时间里,连续刺穿了南美大陆西海岸赤道以南的多个部落防线。他们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用实际行动詮释著华朝大军的英勇与无畏。
属於后世秘鲁地区的诸多部落——莫切人、维克斯人、卡哈马卡族、萨利纳尔人、加伊纳索族、瑞克联盟、利马人、纳斯卡族、华帕人、楚真部落联盟,以及那神秘莫测的蒂亚瓦纳科人等,这些几乎还沉浸在原始部落生活状態中的南美印第安人,在华朝军舰那如雷鸣般震耳欲聋的舰炮轰鸣声中,无一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深深的恐惧。
那震撼来自对未知力量的敬畏,那恐惧则源於对自身命运的担忧。他们深知,自己部落那简陋的武器与鬆散的组织,根本无法抵挡这股从遥远东方席捲而来的强大力量。於是,在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许中,他们纷纷选择了举手投降,归顺於华朝,成为了这个庞大帝国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过上和华朝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时间来到太平卅七年(230年)三月,华朝的另一位杰出將领邓艾在圆满完成了玛雅地区的城防交接与吏治安顿这一任务后,便携同他麾下那一万训练有素、英勇善战的北方军区精锐陆军,搭乘著太平洋舰队的运兵巨舰,破浪前行,歷经风雨,终於在南征的漫长征途中,与张循及太平洋舰队匯合。
此时,太平洋舰队所属的海军陆战队在南美大陆那漫长而艰辛的征服之路上,已经陆续减员到所剩无几。因为每一次征服一个新的部落,都需要留下相当一部分兵力,以实施军事管制,確保这片新占领地的稳定与安寧。
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就如同稳固新领土的基石,默默坚守,直至后续的城防军与行政官员陆续抵达,他们方能功成身退,转战他乡。然而,隨著征服范围的不断扩大,海军陆战队的人员调配开始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有时候,连皇帝张循身边的禁卫军也不得不亲自上阵,以支援前线的战斗或治安维持。这无疑加剧了人员紧张的局势,使得太平洋舰队的海军陆战队亟需新鲜血液的注入,以补充战斗力。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邓艾大军的及时到来,犹如久旱逢甘霖,为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的人员缺少解了燃眉之急。他们如同一支生力军,带著昂扬的斗志和充沛的战斗力,为南征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在张循的英明统率下,太平洋舰队与邓艾的陆军精锐並肩作战,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磅礴之势。他们继续沿著南美大陆那风光旖旎却又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西海岸南下,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无论是险峻的山川,还是广阔的平原,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在接下来的壮阔征程中,张循与太平洋舰队犹如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以雷霆万钧之势,相继攻克了南美大陆西海岸南部的眾多部落——瓦卡拉尼人、埃尔莫尔部落联盟、洛勒洛族、安西尔塔人、巴托人以及马普切人等。
这些部落,在华朝大军的铁蹄下纷纷归顺,它们的土地被一一纳入华朝的版图之中,成为华朝帝国辽阔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华朝那鲜艷夺目的旗帜在南美大陆西海岸的每一处高地、每一个港口迎风飘扬,华朝的领土疆域再次迎来了空前的拓展,其威名与荣耀也如同春风一般,吹遍了这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让当地土著皆知华朝的强大与辉煌,心生嚮往。
时光荏苒,转眼便至太平卅七年六月,南半球已经进入了冬季。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张循与太平洋舰队歷经了千山万水,克服了重重困难,终於抵达了南美大陆那遥远而神秘的最南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