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归仁取回传国玉璽立下不世之功,实乃我朝擎天玉柱,一等功臣,晋爵凉国公,食邑七千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安守忠克復巴蜀之地立下不世之功,实乃我朝擎天玉柱,一等功臣,晋爵梁国公,食邑六千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田乾真克復齐鲁之地立下不世之功,实乃我朝擎天玉柱,一等功臣,晋爵雍国公,食邑五千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蔡希德克復荆楚之地立下不世之功,实乃我朝擎天玉柱,一等功臣,晋爵寧国公,食邑五千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李归仁、安守忠、田乾真三人先后出来领旨谢恩。
至於蔡希德远在成都没有赶回来,因此他没出现在朝堂上,只能把圣旨交给他的家人。
一等功臣封赏完毕以后,接下来就轮到二等功臣和三等功臣,直至所有功勋之臣皆得封赏。
此番姜天骄亲自给一百二十四位功臣封爵分土,国公和郡侯二十八人,县伯九十六人,赐予食邑十六万户,最高达到七千户,最少也有五百户。
京畿道在天宝十三载时,官府登记在册百姓五十三万八千户,大约三百一十万人。
后来大唐和大燕在关中地区展开激战,连年征战导致关中百姓流离失所,致使京畿道户口减半,现今只剩下二十三万八千户,相比天宝十三载足足减少三十万户百姓。
姜天骄把功臣们的食邑选在关中地区,主要还是为了西北战事而考虑,以便未来能够更好收復河陇之地乃至广大西域。
含元殿內气氛庄重而热烈,充满新朝肇始的勃勃生机。
当最后一位功臣领赏谢恩后,姜天骄这才缓缓起身,他俯瞰阶下文武百官,声音沉稳而有力说道:“诸卿今日所受之爵禄,此乃尔等血汗所铸,亦是朕与大夏之倚仗。”
“还望诸卿铭记今日在含元殿中所受之恩,同心戮力,共扶社稷,再造一个远迈强汉的煌煌盛世,愿我大夏万年无期。”
文武百官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含元殿轰然响起,眾人眾志成城齐声高呼:“愿我大夏万年无期愿我大夏万年无期—愿我大夏万年无期.
这滚滚声浪仿佛要衝破殿宇,宣告一个新时代的磅礴开启。
封赏大典结束之后。
文武百官依序退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著激动与荣光。
姜天骄独自立于丹陛之上,望著空旷下来的含元殿,殿內仍然残留著方才的喧囂余韵,他的目光扫过那象徵著无上权力的皇位,最终落在殿外渐渐远去的文武百官。
紫微宫,贞观殿。
姜天骄下朝后重新回到贞观殿,他本来是要休息片刻没想到阿史那承庆风尘僕僕前来覲见,他欣喜若狂说道:“陛下,回王子移地健杀兄弒父夺取可汗之位,骨利干和拔野古派遣使者前往松漠都督府的契丹牙帐,声称愿意归属我朝。”
“契丹可汗遥攀楷落认为这是討灭回汗国的大好机会,他派遣飞骑送来紧急羽,希望大夏朝廷派遣大军討之,联合契丹、奚人、室韦、拔野古、骨利干五部攻杀移地健。”
姜天骄看见阿史那承庆精力这么旺盛,他情不自禁理怨道:“司徒,这封赏大典刚刚结束,朕本想喘口气,不曾想到你文找上门来。”
“今年以来,回汗国发生內乱,回王子移地健杀兄弒父,朕对此事倒也有所耳闻,只是碍於我朝尚未一统天下,故而才没把精力放到塞外草原。”
“现在我朝好不容易灭掉巴蜀之地的大唐朝廷,按照既有方略下一步是攻取河陇之地,而不是把军队投入到漠北草原,竭府库之实以爭不毛之地,得其人不足增赋,获其土不可耕织,。”
“此乃秦皇汉武之行为,而非五帝三王之事业也,因此朕不赞同派遣大军討之,应该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拒绝掉契丹可汗遥攀楷落。”
阿史那承庆见到姜天骄居然要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情急之下劝諫道:“陛下,我朝若要收復河陇之地,那就势必要把大漠南北纳入疆域,復修唐太宗的旧跡。”
“如若我朝不把大漠南北纳入疆域,那这河陇之地绝对难以打下来,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切勿错过这消灭掉回汗国的大好机会。”
姜天骄觉得这阿史那承庆实在是危言耸听,他面无表情说道:“司徒,朕知道你是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在感情上跟回人势不两立,这件事情朕也能理解,但这河陇之地跟回汗国又有什么关係?”
阿史那承庆郑重其事解释道:“陛下,微臣身为突厥王族,確实跟回人有国讎家恨,然而微臣所言都是为大夏社稷而著想。”
“这话怎讲?”
姜天骄不以为然反问道。
阿史那承庆苦口婆心劝諫道:“陛下,虽然梁国公和寧国公伐蜀灭唐,成功消灭掉盘踞在巴蜀之地的大唐朝廷,然而河西道仍然还有残唐势力。”
“若是我朝派兵攻取河陇之地,势必会跟吐蕃人撕破脸皮。僕固怀恩带兵驻守在武威郡,他是移地健的岳父,那他肯定会拉拢吐蕃和回,三方势力共同抵抗大夏军队。”
“尤其是这河西走廊是条狭长地带,南北有吐蕃和回两个国家,西边又有残唐势力,若不解决回汗国,我朝想要收復河西道恐怕难如登天。”
“下不妨试想一下,大夏军队进攻河陇之地,吐蕃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届时可不仅仅只是西北方向会发生战火,就连西南地区的剑南道也无法倖免。”
这回汗国原本就是我朝死敌,回骑兵三番五次南下劫掠,更是明目张胆在阴山以北的漠南草原放牧养马。”
“一旦大夏跟吐蕃发生全面战爭,回骑兵必然会更加频繁劫掠边境,使得我朝必须在边境地区保持庞大军备,这每年都要消耗掉无数钱粮。”
“况且这回汗国还没统一大漠南北,点戛斯、葛逻禄、拔野古、骨利乾等各大部落尚未臣服回人,故而去年回可汗磨延啜这才西征点戛斯人。”
“若是放任回汗国兼併大漠南北的各大部落,那这控弦之士恐怕会高达三四十万,到时候陛下纵使攻取河陇之地,我朝亦会受到吐蕃和回两面夹击。”
姜天骄逐渐明白阿史那承庆要说什么,他面色凝重说道:“你是要朕先收拾回汗国,避免使其在大漠南北坐大,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陛下英明!”
阿史那承庆脸上露出淡淡笑容,他慷慨陈词说道:“回可汗磨延啜和叶护太子具有领袖感染力,在草原上深得铁勒诸部的爱戴,回汗国这才能够成为漠北草原的霸主。”
“可这移地健只是回可汗磨延啜的幼子,他本来就不是回汗国的继承人,而今杀兄弒父登上可汗之位,势必会在国內產生离心力,因此骨利干和拔野古两大部落遣使归附也就不奇怪。”
“只要陛下择一大將带兵攻打回牙帐城,再让契丹可汗遥攀楷落联合奚人、室韦、拔野古、
骨利干攻杀移地健,微臣胆敢断定回汗国將会土崩瓦解。”
姜天骄眉头紧锁反问道:“回汗国土崩瓦解,这就意味著北方草原的铁勒诸部又会陷入內乱,那么我朝又该如何把大漠南北纳入疆域,復修唐太宗的旧跡?”
阿史那承庆自信满满说道:“陛下,回乃是铁勒诸部中最强部落,只需將其打压下去,就能扶持其他势力取而代之。”
“这样大夏朝廷便可在大漠南北重建单于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行羈摩之道,使之心服而后宽赦,彰显陛下之威,辅以王化教导。”
姜天骄怀疑这阿史那承庆是要復兴突汁国,他假装饶有兴趣说道:“大夏朝廷想要名正言顺羈摩统治大漠南北的广大草原,那就只能借用突厥王族阿史那氏的名號,不知朕说得对不对?”
“陛下,您说错啦!”
阿史那承庆摇了摇头反对道:“虽然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在大漠南北拥有正统名號,但是在铁勒诸部眼里却为不共戴天的生死仇敌。”
“当初阿布思率领十几万同罗部眾叛唐北逃,他明明是铁勒诸部的同罗首领,可还是惨遭各方势力围追堵截,究其原因在於他是出自突厥王族阿史那氏。”
“陛下若要羈统治大漠南北的广大草原,那就不能藉助突厥王族阿史那氏的名號,而是应该扶持大草原上的其他势力。”
“微臣认为未来能够取代回成为漠北草原的霸主,只有契丹和戛斯这两个部落,其余铁勒诸部並不具备这潜力。”
这话一出,姜天骄顿时瞳孔微缩,他实在没想到阿史那承庆竟然能够看得这么长远,就连未来几百年的走势都能精准预判。
现在姜天骄確定阿史那承庆不是想要復兴突汗国,他真情实意请教道:“那朕应当扶持哪方势力取代回?”
阿史那承庆对於草原上各大势力如数家珍,他略微沉思说道:“理论上应当扶持点戛斯人,原因在於点戛斯实力比契丹更加强大。”
“戛斯在两汉时期称为坚昆,前汉名將李陵曾经担任过坚昆王,故而戛斯首领自翊为汉將李陵的后裔,大唐朝廷倒也承认他们出自陇西李氏。”
“点戛斯游牧於剑河(叶尼塞河)流域,贞观年间戛斯人派遣使者朝贡,大唐朝廷在其地设立坚昆都督府进行管辖。”
『这点戛斯在贞观年间就有数十万人,控弦之士高达八万之眾,时至今日引弓之民估计不下十万人。”
“然而回可汗磨延啜去年带兵西征点戛斯,据传斩首数万余级,成功重创戛斯人,甚至將其驱遂到贪漫山(萨彦岭)以北。”
“这就意味著点夏斯人在未来数十年无力挑战回汗国,那我大夏就不能扶持点夏斯,应该把这目標放在契丹身上。”
姜天骄不置可否反问道:“你是要朕扶持契丹取代回,通过契丹可汗遥楷落羈统治大草原上的铁勒诸部?”
“是的!”
阿史那承庆微微点头说道:“陛下不妨加封契丹可汗遥楷落为安北大都护,並以拔野古其地为幽陵都督府,骨利干其地为玄闕都督府,直接把漠北草原送给他去管理。”
“只要陛下能够討灭回汗国,降服大漠南北的铁勒诸部,日后便能命令遥琴楷落派遣胡骑南下从居延海进军,协助大夏军队经略河陇之地。”
姜天骄思考片刻后答应下来,他郑重其事说道:“你这方略確实不错,问题在於朕该派谁统兵征战?又要多少骑兵才能討灭回汗国?”
阿史那承庆经过深思熟虑的严密计算,他旋即开口问道:“契丹、奚人、室韦、拔野古、骨利干五部能够凑出七万胡骑。”
“陛下只需抽调三万精骑,合计就有汉番军团十万骑兵,以安守忠和李归仁两位猛將统兵征战,灭掉回汗国应该不在话下。”
“回人在漠北草原建立回汗国以后,陆续建立十几座大城,其中回牙帐城便是整个回地区的心臟。”
这十方骑兵最好还是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回牙帐城,那么移地健肯定来不及做出太多反应。”
姜天骄越来越觉得阿史那承庆真是变態,他这办法就跟歷史上点戛斯人灭掉回汗国如出一辙,同样都是集中十万骑兵突袭回牙帐城由於阿史那承庆认为只需要三万精骑,所以姜天骄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他隨即豪气十足说道:“那朕就豪赌一次,若能一战消灭掉回汗国,那就太值了。”
阿史那承庆非常欣赏姜天骄这魄力,他欣喜若狂说道:“陛下,微臣建议请康阿义隨军出战,
他在铁勒诸部中拥有很高威望,说不定还能劝降回汗国的各大部落倒戈相向。”
“好,那朕就亲自去请康老將军!”
姜天骄顿时两眼放光说道,
他实在没想到康阿义这位老將在这时候还能派上用处。
姜天骄很快行动起来,他直接把北衙禁军一万骑兵全给派出去,再从河北道和河东道调集两万骑兵,合计三万骑兵浩浩荡荡赶往范阳郡。
安守忠和李归仁回到洛阳仅仅休息几天而已,然后就让姜天骄派去討伐回汗国,他们两人走马上任前往范阳郡。
契丹可汗遥楷落接到大夏朝廷的消息之后,他乾脆来到范阳郡跟安守忠和李归仁进行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