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宏临郑重其事说道:“臣有一补,或可锦上添。突厥虽亡,但阿史那氏名號犹存。”
“陛下何不择一恭顺有才之子弟,封为可汗,赐以虚名,令其居於水草丰美却非核心之地。”
“例如拔悉密首领阿史那罗就是很好人选,此封非授其实权,乃借其虚名也。”
“眾所周知,突厥乃是铁勒诸部之百年世仇,突厥王族阿史那氏重新获封可汗,如同在狼群中投入腐肉,铁勒诸部必因旧日血仇与恐惧而相互戒备,首要防范此旧主,必然难以齐心对抗大夏朝廷。”
“阿史那罗作为大夏朝廷所册封的可汗,那他自然需要仰仗陛下鼻息,必为我朝在漠北草原最忠顺之鹰犬,助其安北都护府羈摩统治。”
“但凡铁勒诸部中有哪一部坐大,大夏朝廷便可藉助阿史那罗之手,號令其他受其旧日压迫部落共击之,以毒攻毒,祸水內引,使其相互消耗,永无合力崛起之机,此为在陛下镇抚锁链之外,
再添一道无形之制衡伽锁。”
大宏临此举堪称点晴之笔,他几乎將权谋制衡之术发挥到极致。
因为大宏临好岁也是渤海王子,所以他深知治国在於制衡之术,不是单单依靠武力威忆就能降服漠北草原的铁勒诸部,应该想方设法给各大部落减丁,而这才能从源头上做到防微杜渐。
刘晏毫不犹豫反对道:“陛下,微臣绝不赞同大令公所言。阿史那罗作为突厥王族,终是前朝巨寇遗孽!授其名器,纵为虚衔,亦是养痛遗患,臣恐其借朝廷之威,暗蓄羽翼”
还没等著刘晏说完大宏临立刻插话回答道:“尚书令真是多虑啦,这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可是铁勒诸部之百年世仇,从西魏时期开始算起至今已有两百余年。”
“阿史那罗仅靠拔悉密一部兵力,他哪里来的力量復国?朝廷赐予虚名,正为驱其为犬,使其吠声指向朝廷欲制之狼,此乃以朽骨为饵,钓群狼之相爭,其害远小於任其抱团生乱。”
“铁勒诸部控弦之士数十万人,尚书令不觉得这引弓之民实在太多了吗?一旦发生天灾人祸,
有多少人就会產生多少灾民,届时灾民遍地没有足够粮食,纵使再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那也回天无力。”
姜天骄觉得大宏临所言极是,果然还是东北人的鬼点子多,总能想到名正言顺的减丁之策。
只是姜天骄不想这么轻易册封阿史那罗为可汗,他一脸冠冕堂皇说道:“大令公所言不无道理,然朕君临天下,號令五方之民,铁勒诸部亦是朕的子民,怎可坐视內乱自相残杀?”
“朕不但是这中原百姓的皇帝,更是这草原诸部的可汗,何须假借这阿史那氏的名號,莫非是我大夏无人了吗?”
阿史那承庆听闻姜天骄要当这草原诸部的可汗,他声音陡然拔高激动说道:“陛下,当年唐太宗威震大漠南北,四夷君长共上尊號『天可汗”。”
“此尊號一出,突厥、薛延陀、回、契丹、奚人等草原诸部,皆奉他为草原共主,其令所至,如臂使指!此乃以草原之礼,收草原之心的无上妙法。”
“今陛下神武媲美唐太宗,一战而灭回汗国,诛其暴君,此等武功,震动大漠!铁勒诸部,
震恐之余,亦生畏服!值此天赐良机,陛下理应效仿唐太宗故事,自领『大可汗』之尊號!”
阿史那承庆这个提议简直石破天惊,殿內响起文武百官的惊呼声和议论声。
“陛下自领大可汗的尊號?”
“大可汗?那为什么不是天可汗呢?”
“莫非这大可汗比天可汗还要更尊贵吗?”
姜天骄一脸不解问道:“司徒,既然你要朕效仿唐太宗故事,那为何是自领大可汗而非天可汗呢?”
阿史那承庆无视文武百官的骚动,他条理清晰解释道:“唐太宗在位期间,他这天可汗確为草原至高无上之共主,地位凌驾於所有可汗和叶护之上。”
“然而时间不仅可以腐朽一切,时间亦能改变一切,纵使受命於天的真龙天子,有朝一日也会驾鹤西去。”
“往后歷代大唐皇帝也是继承天可汗之位,奈何终究比不过唐太宗,导致草原诸部越来越不把所谓的天可汗放在眼里,使得这尊號在各大部落中丧失权威。”
“更何况陛下未曾继承李唐江山,何须再用大唐皇帝的天可汗尊號。”
“可这大可汗那就不完全一样,陛下领此尊號,这就相当於接过突厥王族阿史那氏的法统,宣告对草原诸部无可爭议的统治权,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令行!”
“自古以来草原部落就是敬畏强者,大夏王师千里远征,诛灭暴虐的回可汗,此等武功足以令草原勇士心折。”
“若陛下再领大可汗之號,昭示陛下不仅是中原皇帝,更是所有草原部落的共主与保护者。此等双重身份最能契合草原『强者为尊”之心理,安北都护府代行『大可汗”之抚慰、册封、会盟诸权,更具权威更能收拢人心。”
“最主要的是,陛下以大可汗之名统治大漠南北,则草原之上便再无诞生新汗之土壤,任何部落首领,若敢越称汗,便是公然挑战大可汗之权威。”
“不仅大夏朝廷可名正言顺发兵討伐,草原上各大部落亦可奉大可汗之命,共击叛逆,此乃釜底抽薪也,从根本上杜绝薛延陀汗国和回汗国再现之可能。”
“换而言之,只要陛下自领大可汗的尊號,往后就算有草原部落起兵叛乱,凭藉武力自立可汗,建立汗国,那么撑破天也就是一个小可汗而已,草原诸部在法统上绝对不会认可其统治。”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大部分人激动得满脸通红,刘晏亦是抚须頜首,眼中精光闪烁,显然被此策的格局与深远所震撼。
太常卿郑虔面露忧色,他作为大儒有些不太赞同说道:“司徒此议,立意高远。然这大可汗之號乃是胡虏酋首,陛下作为九五至尊,中原正统天子,兼领胡號,恐有损威仪,混淆华夷之辨。且此尊號源於突厥王族阿史那氏,若用之岂非自认胡俗?”
“郑老此言差矣!”
阿史那承庆朗声反驳道:“天子者,天下共主!陛下统御万方,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华夷之別,在於教化,从来不在於称谓!”
“昔日唐太宗自领天可汗之號,非但无损天威,反令四夷宾服,此乃因势利导,以胡制胡之大智慧!何损威仪之有?”
“至於胡俗更是无稽之谈,陛下领此大可汗之號,此便是皇帝陛下的尊號!绝非陛下从胡俗,
而是胡俗自此尽归王化也。”
阿史那承庆直接把郑虔说得哑口无言,瞬间贏得文武百官的认同。
大可汗尊號始於木桿可汗,这是突厥汗国最强盛时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欧洲黑海,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之有也,彼时北齐和北周同样匍匐在突厥人的铁骑之下。
由於突厥汗国的疆域范围实在太大,所以木桿可汗只能实行大小可汗制度,由大可汗统领全局,並册封宗室子弟为小可汗镇守一方,由此可见这尊號的含金量也是很高。
“肃静!”
姜天骄压下所有议论,他缓缓站起身来,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瀰漫大殿,庄严肃穆说道:“司徒之言深得朕心,非大可汗之尊號,不足以镊服群胡之心。非此尊號,不足以彰显朕统御万邦之志,朕当为草原诸部之大可汗。”
“今朕荡平回,承天景命,统御华夷!自即日起,凡大漠南北所有部落首领,皆为朕之臣属!废其臂越之可汗旧號,受朕册封为都督,永世承袭!”
“朕要以大夏天子之尊,领草原共主之號,使漠北铁勒诸部,知朕非仅中原之主,更为其天命所归之汗!凡日光所照,铁蹄所至,皆为王土!诸部之民,无论胡汉,皆为子民!当习夏礼,守夏法,沐王化!”
隨著姜天骄亲口定下基调,殿內再无任何杂音,唯有震撼与激动在无声流淌。
含元殿的文武百官纷纷匍匐在地,带著前所未有的狂热与震撼,嘴里发出山呼海啸的声音:“
陛下圣明!!!”
至於姜天骄怎么名正言顺接过大可汗的尊號,这对阿史那承庆来说根本不难,他直接把国內所有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召集起来,举行大典走个流程就行。
姜天骄在眾多突王族的拥戴之下,他顺利接过突汗国的大可汗尊號,接替突王族阿史那氏在大草原上的法统。
差不多相当於他是突蕨汗国的正统继承人,获得从大兴安岭到欧洲黑海广领土的强宣称。
例如波斯王卑路斯就把“万王之王”的尊號献给唐丝哲李治,理论上也可以说萨珊波斯的正统是在大唐帝国,在法统上说是自古以来都没丫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