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 陛下,大明其实並不穷,甚至还很富!  时空救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朱由检表示大明目前最大的困境是没钱没粮到处动乱无力平復导致国家满目疮痍。

“陛下勿忧,其实你很富。”唐正忠最擅长解决这个问题。

“啊?”

朱由检第一次听人说自己很富。

唐正忠给他解释:“大明境內其实有著无法估量的丰富矿產。包括黄金,只是您没发现,或者知道了也没办法通过採矿获益,全被地方垄断了。经济作物先不说,技术生產亦暂且不说,只说文化层面的財富。比如永乐大典,这本巨著在我们现代是无价之宝,极具研究价值,陛下您要愿意拿它抵押,恐怕借贷等值百吨黄金的钱粮物资都不在话下。”

朱由检闻言瞪大双眼。

满脸难以置信。

(⊙v⊙)?

老祖宗给我留下了一笔如此巨大的財富?

“陛下,大明其实並不穷,甚至很富。

通过海贸。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白银都流向大明,大明是贸易顺差,可以说在吸全世界的血。

只是这个钱没到陛下您的手中。

无法將这些巨大的財富。

转化成国家力量。

如果能將国家所有財富集中起来,再发挥正常的生產技术和生產力,大明的体量足以吊打全世界。即使是一个江南地区,就可以吊打大明之外绝大部分国家。”唐正忠暗示大明穷的只是皇帝,不是士绅集团,人家可是富得流油。

朱由检听完唐正忠的话之后。

忽然有种诡异的感觉。

自己不像个皇帝。

更像是一个守著宝山天天挨饿然后捧著金碗上街乞討的可怜乞丐。

好半天。

他才缓过来。

压抑著內心的狂喜,向唐正忠表达诚意:“其实永乐大典有两部,分南北两地存放,愿赠一部予后世研究。”

唐正忠双手连晃:“陛下,永乐大典一事放到以后再说,目前不著急。別的东西时间有限我们先放放,我在这就给陛下您一句话,大明只要用钱粮能解决的问题,都包在我身上。不过陛下如何有效使用这些钱粮,而不是出京便漂没三成,这个问题我无法解决。”

朱由检明白这个问题得是面前这位成熟稳重的『林太岳』才能解决。

於是上前向林斌深深一礼。

为了大明。

別说对方是张居正那么有学识有能力的卓绝能臣,哪怕是个能说出治国良方的街头乞丐,他也愿意低头求教。

林斌拱手还礼。

咳嗽一下。

清清嗓门准备开口用此前的设想来说服朱由检。

熊初墨飞一般从外面衝进来。

后面。

还追著一个扛著摄像机的杜子腾。

唐正忠赶紧给熊初墨小姐姐做介绍:“陛下,这位熊初墨女士实为女中豪杰,人文初祖黄帝有熊氏之后,精通上古之言,兼修百艺,为心灵通慧之人。”

熊初墨听后都不认识自己了。

这是我?

你们確定?

我这么牛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呢?

当然她內心惊讶归惊讶,本职工作却完成得很出色,迅速將普通话翻成大明朝的官话。

朱由检对这个眼神清澈的小姑娘肃然起敬。

看她小小的年纪。

没想到。

竟然如此优秀。

有了翻译,林斌开始了他的大忽悠,他向朱由检拱了拱手。

“皇帝陛下。

我想先向你说明一下什么叫做农业国和农耕文明。

华夏大地自古是农耕文明。

歷朝歷代。

无不如此。

我们自古以来註定是要看天吃饭的。

所以自上古开始,我们老祖宗比谁都更注重天文历法,以確保农耕与四时结合,再因地制宜的发展出生產工具和种植技术。这是我们整个文明的根本,是保证我们文明生存延续的最大源力。当一个朝代,一个国家,开始丟失这些根基,那么它必然会走向灭亡或者改朝换代。

那么几百年的王朝为何会丟失农耕文明最基本的生產力和生產技术呢?

首要因素是气候。

数千年来。

凡是平均气温上升,农耕收入必定增长,国力也必定增长。

那么放眼过去无不是王朝的强盛时期。

比如西汉。

唐初。

凡是平均气温下降都是王朝末年。

比如汉末三国。

北宋末年。

和你们大明的现在。

你们所处的天象变化用我们的话叫做小冰河时期。

更严重的是,你们大明目前处於几千年来平均气温的最低点,同时也再没有哪个朝代,有比你们大明现在爆发更加频繁更加强烈的天灾了。

气温下降。

不光地里种不出粮食。

同时还会发生乾旱、蝗灾、洪涝、瘟疫、地震、颶风等等天灾。

这一切都是气温影响大地的天象变化。

遇到这种情况。

別说你。

即使换成歷朝歷代的开国皇帝来坐陛下你的位置也会很头疼。

天象变化不是你皇帝一个人努力就可以改变结果的。

你只能儘量稳住。

农业国在没有提高生產力进化成工业国之前。

必须看天吃饭。

要不。

利用海贸的逆差来吸血周边国家。

用周边各国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它们的劳动果实来填饱大明子民的肚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