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皇帝信赖倚重的朝堂重臣阁老。
说不定是海贸走私的庇护者。
无数海盗倭寇。
是他和他家族联盟的棋子。
皇帝要对此一无所知,还想海贸或者平寇,那是千难万难。
边军世家,有可能是里通外族养寇自重的军队毒瘤,偏偏还手握重兵盘踞地方根深蒂固牵一髮而动全身。在没有取而代之的根基之前,皇帝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著,若敢硬除,说不定很快就会换一个新皇帝。
大明这个国家是如此之广阔,养育亿万之民,里面每天不知道发生多少时艰之事。
皇帝居於深宫,耳目闭塞。
对外信息少之又少。
若有权有人。
有军队。
有威望。
遇到好天时国力上升,那么有可能当一个有为皇帝。
无权。
被培养拥立。
信赖朝臣回报利益,自然只能垂拱而治。
若让利於各方势力人称贤君。
也不必沾沾自喜。
实则更像是一个被眾多势力用道德削减权力架空起来高高在上的深宫囚犯。
若拋开局限。
论国之治。
私以为皇帝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意识到。
谁是最支持自己的人。
谁才是真正愿意拥戴皇帝和维护国家秩序的力量根源。
不是朝臣。
不是太监。
不是军队。
也不是天下士子。
而是一直以为被上层忽略形同蚂蚁那般默默劳动默默为国奉献一切的亿万老百姓。
他们才是真正劳动者和纳税者。
他们才是国家的根基。
他们才是自己人。
对他们好一分。
好一厘。
他们也会对皇帝和国家返还一万分的回报。
如果皇帝没有意识到天下老百姓才是其基本盘所在,没有利用万民之力行使自己的意志,那么这个皇帝和国家的利益,必定被隔分两者的中间利益阶层所垄断和谋夺。
皇帝能力其实无论高低。
能容。
方为天下第一。
做事切莫急於求成,更忌朝令夕改。
有许多事,做了就会上当,越做越错,越错越做,如此循环,难以抽身。有时候不动如山,反而可能是最佳选择,同时可能会等到敌人犯错。
总结治国有三。
一为明,能明世间之理,方为大明之君。
二为忍,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容四海之广阔,方为天下之主。
三为民,能为天下亿万之民做事,行爱民如子之举,倡华夏文明之辉,方为人间之皇。”
朱由检听后。
心中有种醍醐灌顶的明悟。
原来皇帝要这样当,之前怎么没人这样教我?
他肃容。
向林斌一揖到地。
虽然对方並不是自己的老师,但这些话,胜过昔日帝师千万里之多。
林斌上前扶起。
微笑道:“皇帝不可无钱无粮无人,短时期我们会给予陛下最大力度的支持,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
至於回报,我们不取大明一分,不拿老百姓一毫。
只取海外诸地的丰富资源。
大明若愿共同开发。
那我们两个世界將平等共享海外资源,双方互惠互利。
我们种家是继承华夏文明一脉相传的先行者,愿以生產力强大的工业国实力,为华夏文明平行世界兄弟之邦带去燎原星火,未来与大明共同进步,合作共贏。”
唐正忠在旁边补充了一句:“陛下,我们目前已经与东汉建安十三年的刘备势力合作共贏。”
“三国刘备?”朱由检大愕,还有汉昭烈帝合作在我前头?
“不光是刘备,洪武大帝朱元璋也是合作对象。”
这句话是凌霄说的。
他过来。
就是来看老朱家热闹的。
林斌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是洪武大帝暴揍崇禎这个不肖子孙的精彩时刻了。
凌霄一边说。
一边打开时空门。
將洪武十五年时空已经等著脸都黑了的老朱拽过来。
“你这个废物,亡我大明,看我不揍死你!”老朱满肚子气要爆炸了,他看见全场唯一穿著龙袍的朱由检,直接飞起一脚,踹在朱由检的胸腹之间,將朱由检踹翻在地,又扑上去饱以老拳,一边打一边骂。
“太祖饶命!”朱由检別说打不过,即使能打过也不敢反抗朱元璋,只能咬牙忍痛。
“闭嘴,我没你这样的废物子孙!”老朱一听更加生气了。
“爹,您彆气坏了身体。”朱標同样被凌霄拉了过来。
“你也来打,这是你的种!”老朱怒不可遏。
“太残暴了……”
朱棣挤在时空门那边看得直摇头。
大哥,你说你死那么早干嘛,连后代都没有好好管教就死了,现在大明要亡国了,你让爹他怎么不生气嘛~
一不留神。
他也被凌霄拉了过来。
朱棣顿时满头问號,这跟我没关係啊?我只是看热闹而已,拉错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