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宣政殿后,魏徵就看到了,陛下手里正拿著一个散发著奇特光亮之物。
“陛下。”
魏徵向著李世民俯身行礼,
“魏徵啊,坐。”
在魏徵到来后不久,其他人依次到来。
一时之间,宣政殿上,集齐了大唐半数的重臣。
望著下方的长孙无忌,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等一眾伴隨著他南征北战,与他一道打江山的功臣,李世民收起了手中的手机。
接下来,他就要宣布正事了。
下方见到这一幕的眾人,此刻也是正襟危坐。
他们或多或少都知晓陛下这些时日消失不见一事。
而现如今,陛下一回来就召见眾人,很明显,是有大事发生。
“如今,曾经隨朕一同打天下的功臣,这些年来,已经逝世了好几位,
为了保留住这份念想,以及纪念当初那些陪朕一道打天下的功臣,朕欲命阎立本绘製功臣画像,放置於凌烟阁中,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在坐的大臣,皆不是常人,他们也都知晓,陛下此举,应该算是模仿了汉明帝时期的云台二十八將。
因而,在李世民说完,仅仅过了几息的时间,下方眾人便传来了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声音。
“臣附议。”
“臣附议。”
这时,李世民的目光,转向了一旁还未说话的魏徵身上。
他相信这件事,即使是魏徵也没有话说。
这有不是劳民伤財之事。
感受到陛下的眼神,魏徵也有些迷惑。
陛下消失数日,如今刚一回来,就召集如此多的重臣来此,在他看来,肯定是有要事。
但是,现在却说出绘製画像一事。
如果要绘製画像,通知他们即可,没必要召见这么多人同时前来。
或许,绘製画像仅是开胃小菜,接下来,还有正事。
至於绘製画像一事,他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臣附议。”
接下来这段时间,恐怕阎立本有的忙了。
见魏徵赞成此事,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设立凌烟阁功臣之事,就此定下了。
“第二件事,朕欲將青雀派往领地赴任,眾卿可有异议。”
李世民的一番话,如同石破天惊一般,將场上眾人,震惊得说不出话。
其中最为惊讶的,就要数魏徵了。
魏徵清楚清楚的知道,陛下对於魏王的偏爱,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贞观二年,年仅九岁的魏王,就被授予了22州之地,与魏王一同受封的蜀王李恪,却仅有8州之地。
这一对比,就看出了陛下对於魏王的喜爱,远超其余皇子。
在这之后,魏王身上的官职一步步增多。
贞观八年,又授予了魏王雍州牧,这个陛下曾经所担任的官职,也是名义上掌管京师长安的长官。
贞观十年,魏王的封地进一步进一步增加,已经来到了三十四州。
大唐可是一共就三百五十八州,光魏王一人,就独占一成。
除了额外的封地,陛下平日里对於魏王的关爱,也是如此,
因为魏王身子太胖,上朝参拜十分吃力,陛下竞然允许魏王乘坐轿舆前往参拜。
这简直闻所未闻。
甚至还下詔,让魏王能够住进武德殿中,
虽说看起来是为了让魏王参拜起来更加方便,但是武德殿那是什么地方?
武德殿位於太极殿东向的位置。
那是一定不能成为亲王住所的。
东的方向,是太子的住所。
魏王一旦住在武德殿中,会引起朝局的动盪。
虽说他知道,陛下不会换太子。
但是,一旦这个信息透露出去,一些奸侯之人,恐怕就会趁虚而入。
所幸,陛下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陛下虽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对於魏王的恩宠更甚。
在东都洛阳,一共有103坊,但是,魏王的宅邸却独占著两坊之地,极尽恩宠。
甚至魏王平时的赏赐规格,已经要超过太子了。
在受到劝諫之后,陛下非但没有削减魏王的开支,反而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虽然在此过程中,他极力劝諫,確实令得陛下收回了很多的旨意,但是仅从执行的旨意上,便可看出陛下对於魏王的偏爱。
但是,现在陛下转了性子,让魏王前往封地赴任。
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而隨著李世民的开口,底下传来了一阵附议之声。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同时目光看向下方似乎在神游的魏徵,开口道“魏徵,你觉得此事如何?”
以往,魏徵就力劝他长幼有別,不应该对青雀如此偏爱。
如今,他此等做法,也算是遂了魏徵的愿了。
“这——臣附议。“
虽说魏徵不明白,为什么陛下会突然態度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將魏王派往封地,对於大唐而言,確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算是避免了接下来的大唐,走上如同武德一朝的道路。
“如此,不知该將青雀派往何地?”
李世民收回目光,看向下方的眾人询问道。
与此同时,跪坐在首位的一人,也猛地回过神来。
他乃是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两人的亲舅舅,目前大唐的赵国公长孙无忌。
就在刚刚,他同样也是被陛下的一番话震惊得无以復加。
承乾与青雀之爭,他也是知道这件事的。
但是,知道归知道,只是他身为两人的亲舅舅,就不可能偏向任何一方。
如今看来,陛下也做出了决定,选择了承乾。
想想也是,承乾这些日子,所带回的那些东西,对於大唐而言,帮助极大。
这也算是奠定了承乾的胜局吧。
只是有关青雀片刻后,长孙无忌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身为外戚,应该谨言慎行。
既然是陛下做出的决定,他全力支持便好。
接下来,便是要为青雀找一个好去处。
“陛下,臣推荐扬州。”
扬州,在隋朝时期名为江都,隋煬帝开通了运河后,黄河、淮河、长江联通起来,在扬州匯聚自此,扬州成为了水运枢纽,至此变得空前繁荣。
而青雀的封地中,恰恰是有著扬州存在的。
“扬州吗?”
李世民思考片刻后,便赞成地点了点头。
在大唐,除了长安与洛阳之外,扬州,应该算是最繁荣之地了。
將青雀封到扬州这个富庶之地,確实算得上一个不错的方案。
“好,准奏。”
在解决完青雀的封地后,李世民深吸一口气。
接下来,就要宣布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