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澄趴在宋明言的怀里。春种忙过后,宋明言又去镇上摆摊了,效果还是不错。
今天春种全家人比之前更卖力了,因为这次种下的粮食全是他们自己的,若是因为没有伺候好庄稼导致减产,他们都会心疼的。
梁素说道:“家里的牛长大了,还有点银子,我看明年可以再买两亩地。”
“对,是该买地了。”
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老两口心里还念着在城里的宋长叙和许知昼。
一个小脑袋出现在门口,夏丫来喊徐澄出去玩。
宋明言推了推他:“去吧。”
徐澄跟夏丫一块去河边拿小石子打水漂。河边的大人和小孩都多,梁峰瞧见徐澄大笑着揉他的头。
徐鹏做活累了,他也到河边来纳凉,看着这些年轻小伙和哥儿,还有一群小孩吵吵闹闹的,闭上眼睛。
“澄哥儿,明天我们去摘野果子行不行?”夏丫的声音大大咧咧的,徐鹏听见澄哥儿三个字就睁开眼睛,目光游弋在人群上。
徐澄点头:“好啊,我要摘皂角和野薄荷回去,对了,我们去草丛找一找,看能不能捡到野鸡蛋,野鸭蛋。”
夏丫:“你别想了,李叔昨天逮了两只野鸡野鸭,暂时捡不到蛋了。”
徐澄失落的哦了一声。
徐鹏终于看见了徐澄,但他不敢上前去跟儿子说话。之前他跟宋明言是有柔情蜜意的,只是后来都被自己搞砸了,连着拖累了澄哥儿。
现在宋长叙出息了,澄哥儿在宋家养的好,他也没理由去寻他。
再说澄哥儿靠着宋家,以后没准能找个好夫婿。他自己的日子过成这样,总不好去搅了孩子的好日子。
徐澄跟夏丫玩了一阵,梁峰抓了几只虾塞给他:“带回去做个鲜汤喝。”
徐澄高兴的应下。
齐山村的日子安宁,大家的行为都是跟着田地走的,偶尔会去镇上买点肉来犒劳自己,家里种的菜够他们吃了,一年到头若是没有别的开销,一二两银子就足够了。
许家吃了晚食在院里纳凉,许孙正跟曹琴倒是不怎么担心许知昼,金河县还有曹昌一家可以帮衬小夫夫,再者二儿婿是去读书的,又不是做危险的事。
自家的哥儿,他们做父母的了解性格,是个不会吃亏的性子。
许知辞在编竹篮,他是一个不会让自己闲下来的人,曹琴说道:“知辞,这些事明天再做,先休息一阵,家里没多少活做。”
许知辞手指一顿停下来,笑道:“我就是闲不住。”
“家里不用交税,看今年的气候也不错,我看今年能有个好收成。”许孙正说。
日子是一天天在变好,许知辞去给茶壶里倒凉茶。
许孙正说:“今天我在地里干活,别人没水喝,我把自己的水囊递过去,说我的茶水好喝。”
许知辞得了夸,心里高兴:“就是自己瞎琢磨的。知昼当时找我学了如何制凉茶,这么热的天,自己制了茶喝一口还是爽利的。”
宋长叙不在这里了,许知辞想给谢淮川写信去找镇上找人又觉得麻烦,他便去找了里正家的王二郎帮着写信。
给王二郎给钱,他不收。他只好每次送点自己做的凉茶,或者竹篮送过去,不然心里怪不好意思。
找人帮忙,纸墨也是要费钱的,哪能白嫖。
找旁人写信,许知辞就要斟酌着字句,没有透露太多东西。只问谢淮川在军中好不好,问他缺什么,他可以寄过去。
这么些年了两个人还在联系,还相互写信这事连王二郎都有些不信。
但他还是照着许知辞的话给谢淮川写信。
“该去盥洗睡觉,明早还要去地里忙。”许孙正说着把椅子搬到屋里。
许知辞同样去盥洗,他拿着蜡烛,瞥见一旁紧关的门,叹息一声回到自己屋子。
许知昼临走前给了他一盒香膏,一看就是镇上胭脂铺的好货,他推辞不了接过来,每晚上抹一点,皮肤确实光滑许多,摸着很细腻。
他本来皮肤就好,模样也是一等一的好,如今涂了香粉就更好了。
许知辞想到许知昼告诉他:“大哥,你总要打扮一下,等谢大哥回来看见你,觉得你更好,再说了,大哥长的这么好看,多涂点香膏就更好了,自己在铜镜面前照的时候心里也高兴。”
许知辞就这样被说动了。
别说谢淮川看脸,许知辞自己也是更喜欢年轻俊美的郎君。
许知辞涂了香膏,扯着被褥盖上肚子睡着了。
许孙正跟曹琴说了一阵话才睡下,大都是地里还有宋长叙和许知昼的事。
“要是真考上举人老爷,那我面上不晓得多高兴。”许孙正一想就笑到合不拢嘴。
.
金河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