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行人们都是匆匆忙忙的,天还未亮,街上的早食铺子已经开了。在密江巷住的人,除了宋长叙和冯信鸥两个秀才外,更多的人是在城里打零工,做伙计的人,还有的也是做吃食生意的。
县城一座小院子要近八十两银子,一般的人买不起县里的房子。
古代又没有房贷这个东西,但是有高利贷。像是有的穷苦出身的百姓家里缺钱时就会找当地的赌坊,还有黑帮借高利贷。
这钱一旦借出去,全家人都翻不了身。
宋长叙吃了一个白面馍馍喝了一口绿豆汤,等把绿豆汤喝完他就出发去县学。
“相公,你忘记带水囊了。”
宋长叙说:“凉水都要烧开了喝。”
许知昼:“我知道了,你快去吧。”
宋长叙走出家门,早食铺子的香气萦绕在鼻尖,他在家已经吃饱了,没有意动。在这条街早起摆摊的人都已经认识宋长叙了,有人跟他打了一声招呼。
到了学堂,他便开始温书。
周夫子讲课更多在引导他们自主思考,最后他说道:“每个月都有一次小考,县学对考试优异的人有奖励。”
宋长叙闻言听的认真,他是一个缺钱的主。
“第一名会获得五两银子,第二名是三两,第三名一两银子。明天就考,剩下的时间你们自己多复习。”周夫子说完拿着书离开学堂。
等周夫子一走,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
“这点银子够什么,还不够我去酒楼吃一顿饭。”
“对啊,我反正也当不上第一名,但是我也有五两银子。”
“不稀罕,要是拿出二十两银子,我就会开始犹豫。”
宋长叙闻言心中吐槽,五两银子已经很多了,至少对他来说吸引力十足。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将军。争一保三。
一两银子也是白花花的钱。
有了目标后,宋长叙温书的劲更足。
谢家不缺五两银子,但谢风一直在县学考试中都是第一名,上次院试被宋长叙掀了,这次的小考他要拿回第一。
想到此处,谢风立马开始温书,他是不会再输给宋长叙。
罗双家是富商,他的娘就是黄县令的嫡亲妹妹,黄家跟罗家联姻后,两家在当地的地位更加牢固。罗双是家中的第四代。
宁兴朝有规定,商人想科举就要三代之后。
罗双不惦记银子,但他还是想取得一个好成绩给祖父祖母看。
程茂学同样需要成绩,三个人都是天之骄子,什么排名都很注重。
这回插.进来一个宋兄,程茂学更加跃跃欲试。
下午是棋艺课,宋长叙对下棋感兴趣,他先是跟同窗们一块下棋,结果胜利的太轻松。
教他们棋艺的夫子来跟宋长叙下棋,勉强打了一个平手。宋长叙自己是对下棋感兴趣,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加入象棋兴趣社,棋术还行。
“不错。”那夫子夸道。
宋长叙谦虚的推辞一二。
以后若是做官了,要是上官喜欢下棋,他就可以跟上官下点棋,投其所好。
下课后,宋长叙跟冯信鸥一块回去,他们把书箱放下后就让家中的夫郎帮忙收拾摊子。
回到屋里,今天许知昼下午就熬制了绿豆粥,晚上正好已经熬烂,放凉了。晚上去买了点卤肉,买了点黄瓜做个凉拌就能吃了。
这回木桶里的薄荷茶,钵钵鸡跟米饭都卖完了。天气热了,许知昼蒸的米饭少很多,才刚刚卖完。
米饭主要是卖给在码头扛沙袋的工人,一来二去,许知昼渐渐能估摸出工人的饭量,做的米饭在基础上多一些就成了。
卤肉买的是丁家的卤肉,他们家也在巷子里租房,做的就是卤菜生意,味道好,许知昼见过他们清洗肉块,洗的干干净净的。
猪耳朵,猪脚肉,还有卤的白菜。他们把桌椅搬到树下面吃饭。
宋长叙买的份量不多,两个人吃一顿刚刚吃完,夏天没有冰箱,东西不能放太久,每次吃一顿就好了。
像是大户人家里就有冰块备着,有丫鬟握着扇子扇冰块,这样一阵凉爽之意就充斥在屋里。
古代并无冰箱,想要储备冰块就要耗费大量资源。在十二月凿冰,建造冰窖。冰窖要深入地下,墙壁厚实,密封性好,底部铺有砖头或砂质片岩。
隔热的材料一般是新鲜稻草,棉花,树叶,芦苇等。还要有一个排水系统,最低处和冰窖外的排水沟相连,及时排出融化的水,防止已有冰块融化。
像是皇宫,一般会有五口冰窖,但每到夏天,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藏冰量要是宫中贵人用的三倍。
另一种方法就是借助物理手段,用硝石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至结冰。夏天将水放入罐内,取更大容器盛水,将罐置于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