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1日,洛杉磯amc century city影院的vip厅內,香檳的气泡在玻璃杯中缓缓上升,却始终未能触及齐默的嘴唇。
齐默斜倚在角落的立柱旁,银幕上滚动的演职员表在他深邃的瞳孔里投下细碎的光斑。
当最后一帧画面消失,整个放映厅如同被点燃的炸药桶,掌声与惊嘆声瞬间炸裂开来。
“上帝啊,那个长镜头!”
前排戴贝雷帽的美国人猛地抓住扶手,“一镜到底的七分钟对话,他是怎么调度演员的?”
身旁的人掏出计算器飞快按动:“按这个上座率,投资回报率已经超过4000%”
齐默的目光扫过沸腾的观眾席,在第三排捕捉到两个交头接耳的影评人。
“说真的,”《综艺》杂誌的丽莎用钢笔戳著笔记本,“那个冰河时代的闪回镜头,只用一盏煤油灯就拍出史诗感,这根本是违反电影语法的事。”
她的同伴突然压低声音:“嘿,他往这边走了。”
但齐默只是將香檳放在侍应生的托盘上,转身走向消防通道。
就在他推开金属门的瞬间,一个鋥亮的牛津鞋卡进了门缝。
………
“齐先生!”
《好莱坞报导》的马克·韦伯气喘吁吁地亮出记者证,“您不能就这样消失。观眾都在问男主角最后那个微笑是什么意思?他到底是不是永生者?”
齐默的手指在门把手上收紧又鬆开:“你觉得呢?”
“我认为...”马克舔了舔突然发乾的嘴唇,“当他说'我见过特洛伊燃烧'时,镜头扫过现代战爭的照片,这是在暗示歷史是循环的?”
通道顶部的应急灯在齐默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有趣的理论。不过现场有位女士看了三遍,她认为那是爱情故事。”
“三遍?首映才结束四十分钟......”马克的录音笔差点滑落,“等等,您是说坐在第一排不断擦眼泪的那位?”
齐默突然转身推开安全门,夜风裹挟著停车场的热浪扑面而来。
马克小跑著跟上:“福克斯开价一千五百万您都拒绝,难道传言是真的?”
“你知道我为什么选11月11日上映吗?”
齐默突然停下脚步,远处《飢饿游戏》的巨幅gg牌正在霓虹灯中闪烁。
马克的笔记本哗啦翻过三页:“因为,这是退伍军人节?观眾有假期?”
“因为去年的今天,”齐默从西装內袋抽出一本边角捲曲的笔记本,“我在洛杉磯地铁上写完这个剧本的最后一字,还有,那本书也是我写的。”
马克的瞳孔骤然收缩:“《飢饿游戏》?”
停车场突然响起刺耳的剎车声,一辆银色雷克萨斯急停在两人面前。
车窗降下,露出福克斯影业发行经理,满是汗水的脸:“齐!刚接到院线电话,晚上场预售已经突破......”
他的视线突然钉在马克的记者证上,“该死,媒体怎么......”
“放鬆点理大卫,”齐默把笔记本收回口袋,“马克先生正在帮我们做宣传。”
………
同日,纽约曼哈顿,barnes & noble书店。
橱窗里,《飢饿游戏》的海报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旁边贴著《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电影宣传页,两部作品交相辉映。
店內人声鼎沸,排队等待签售的读者队伍蜿蜒至街道,宛如一条长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