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好,请问几位?”
刚踏入茶楼,一位侍应迎了上来。
“我来找邵先生。”
“李先生,这边请。”
跟著侍应上了三楼,来到一间名为『醉翁』雅间,將门推开道:“邵先生吩咐过,如果你先到了就请先饮点茶,食点点心。”
“嗯。”
李朗点头,走进雅间坐下。
过了十多分钟,门外再次响起敲门声,侍应推开房门。
一个身材瘦削挺拔,戴著金丝圆框眼镜,梳著背头的老先生走了进来,他身后还跟著方逸樺。
此人身份不言而喻,正是香江一代电影大亨,未来tvb的掌舵者邵亿夫。
“六叔,你好!”
李朗起身不卑不亢的伸出手笑道:“久闻大名。”
“我这都是虚名。”
邵亿夫嘴角微微上扬,伸手回应道:“倒是阿郎你,最近报纸上天天都是《鬼打鬼》的新闻和票房记录。”
互相商业互吹一波后,三人落座。
邵亿夫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阿郎你考虑的怎么样?”
李朗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昨天何先生找我,说下个剧本给我一万五稿费。”
“你说一万五就一万五啊?”
一旁的方逸樺搭腔道:“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见李朗不言语,方逸樺接著道:“你知道当初倪框在邵氏才拿多少钱吗?也就一万五。你以为你是谁?你难道比倪框还厉害?”
“还有.....”
方逸樺跟吃了枪药一般,不断的打击李朗。
而邵亿夫则一言不发,微眯双眼盯著李朗,方逸樺的行为自然是他默许的,这是属於他的一种谈判策略。
专门针对李朗这种年轻俊杰。
各位上过班的朋友都知道,甲方一般都有两个或几个人进行谈判,其中一定有个特別咋呼,爱挑刺的。
而另一个则会表示友善,然后適当提高一点价位。
这种情况不光是谈合同,包括一些公司面试也是一样,两个以上面试官,互相配合压低求职者的期望薪资。
不过这一套对李朗这种外表年轻,实则『老油条』的人来说,实在有些小儿科。
但他依旧装作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连身体都故意抖动。
见李朗这幅姿態,邵大亨的嘴角露出淡淡微笑,开口呵斥道:“闭嘴!你怎么能这么说?阿郎少年英才,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假以时日必然超越倪框!”
然后柔声对李朗说道:“阿朗,一万五已经是邵氏能给编剧最高的价格了,但你確实是个人才,这样我给你一个月两万人工。”
按照正常情况,现在李朗不说热泪盈眶,至少也得双目通红,可惜他真心哭不出来。
唉,演员可真不好当。
心中嘆息一声,李朗赶紧起身,双手紧紧握住邵亿夫的手说道:“多谢六叔,我立刻回去写辞职报告!”
“好好好!”
感受到李朗微微颤抖的双手,和手指隱隱的痛楚,邵亿夫眉开眼笑。
又聊了一会儿,李朗亲自將邵亿夫送下楼,然后帮他將车门打开送上车。
等邵亿夫的车走远,李朗揉了揉笑僵的脸,转身走向对面的冰室,找到张达荣问道:“拍到没有?”
“当然拍到啦。”
张达荣挑挑眉举了举手中照相机。
“很好,你赶紧找个照相馆把底片裁剪好,然后找个信的过的人,把底片送给几家大报纸。”
“啊?”
张达荣微微愣神问道:“老板咱们不做独家吗?”
李朗摇摇头:“不光不能独家,还不能放《景报》。”
《景报》和李朗的关係,嘉禾高层是知道的,一旦上了《景报》难免会被看出猫腻。
“你赶紧去办,卖新闻的钱就当是你的奖金。”
张达荣听到有钱赚,眼睛闪烁著光芒,但琢磨一下摇摇头:“老板,我不要钱,但我有个请求,希望你帮忙。”
不要钱?
李朗怪异看了张达荣一眼,没有立刻答应,问道:“先说什么事情。”
“我有个小弟,今年二十一岁,人长得好靚,刚刚从英国返来,我想你给他个机会。”
李朗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是帮弟弟找工作。
“这种事情你给林先生讲就是了,现在公司正好招人,不过得先从底层做起。”
“老板你误会了,我是想你给他个机会做演员!”
“这....”
李朗微微皱眉,现在香江年轻人很多都想做演员歌手,就和后世的艺考生一样,希望一夜成名,然后名利双收。
但演员这个行业是需要天赋的,他可没功夫调教新人。
见李朗犹豫,张达荣说道:“你先见见他,如果合適就给他个机会,不行也没关係。”
“行吧,明天带你弟来景报。”
李朗想想还是同意了,反正明天也要去景报,看看最近报纸销售情况。
“多谢老板。”
“不用客气,你赶紧去各大报社,这个新闻最好能在今晚刊登。“
“我立刻去办。”
张达荣点点头,立刻打开路边麵包车的门,隨后一脚油门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