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大举东进,兵临洛阳城下,这一次,洛阳城內没有兵马抵挡,城中士绅百姓也全然不敢有抵抗的勇气,主动开城投降。
但他们的投降並没有换来清军的宽恕,清军攻入洛阳城后,阿巴泰下令屠城,將洛阳城夷为平地,以此宣泄怒火。
在百姓的哭嚎声和漫天火光中,洛阳这一千年古城,被清军残忍地化为白地,城中百姓无一倖免。
洛阳屠城后,清军继续东进,所到之处,皆大开杀戒,血流成河,也正是因为他们大肆屠杀的原因,行军速度变得缓慢,给了许言比较充足的准备时间。
而另一边,自山东南下的清军准塔部越过黄河后,兵锋直指泗州,不过准塔部的战斗力不敢恭维,曾经小股部队入寇淮北时,甚至还被明军驱逐。
因此,准塔没有任何意外的被明军阻挡在了淮河以北。
关於清军的动向,许言还是通过零零星星的消息得知的,为了避免被清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他又派出眾多斥候出山,前往河南地界侦查阿巴泰部动向。
同时,许言也在山中积极练兵,组织流民百姓开闢荒地,开垦新田,筑造民房。
在他高达2000的统御的影响下,这支一个多月前还是以新兵为主的军队,很快便被操练成一支精兵,进退有度,军容严整。
在这期间,不断有躲避清军屠杀的难民前来投奔,甚至还有崇禎末年担任过兵部尚书的张縉彦也举家逃亡,遁入山中寻求庇护。
这张縉彦虽然不得不逃亡,狼狈至极,但骨子里还是轻视武人,在出示身份,被带到许言面前后,他颐指气使地要求许言为自己备好房屋,並派兵护送自己前往南京。
许言才不会惯著这个歷史上投降清军的汉奸,他直接命人將张縉彦一家充入劳役,將他们丟到史河河谷去参与开荒,为抗清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月中旬,清军兵锋日渐逼近,攻克归德府后,又纵兵劫掠城中百姓,得知杀害了多鐸的凶手许言退往英霍山区,阿巴泰当即率军变更行军路线,转道南下。
隨著清军铁蹄愈发逼近,几乎每日都有难民进入光山县,祈求土门关、阴山关等关隘守军打开关门,放他们入山避难。
领兵驻扎前线的胡国鼎与张成见关外难民越聚越多,害怕生变,纷纷向许言匯报此事,询问是否要打开关门,放这些难民入山。
许言虽然担心这些难民里混著清军的细作,但也同样担心等清军到来以后,將这些难民掳掠驱使成为炮灰,成为攻打自己的助力,他思忖再三,还是决定下令打开关门,放难民入山。
不过,为了防止清军细作混在其中,他命刘权领兵前去接收,將入山的难民打散分配,以五户为一甲,相互之间监督,若有异样,主动告发者领赏,隱瞒不报者牵连全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