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幸运值:68,宜閒逛”
周六,早上7点钟,天气晴朗。
一大早,阳光还没有完全毒辣起来,但空气中却已经能嗅到夏天的味道。
今天虽说是周末,但是港口旁却意外的安静。
今天应该是“公休日”。
自1987年起,大三岛渔业协会会在每月安排两个固定公休日。
虽说不是强制性休假,但是大多数渔夫在这一天会选择在家休息。
港口边的渔船大多静静地停泊著,渔夫们也难得的睡了个懒觉。
高桥出於习惯,今天还是起了个大早。
简单洗漱过后,本想做饭的他却看到了空空如也的冰箱。
长期的清淡,对於日本人来说没问题。
但是对於一半灵魂是国人的高桥来说,他还是想换换口味的。
“还是出去採购点东西吧,顺便看看这里有没有中餐相关的调味料。”
对於后者,高桥暂时是不抱希望。
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网购之类的东西。
这种海外货,在大三岛这样的小地方自然是很难买到。
不过,高桥倒也有门路。
他之前在东京任职时,结识了一位专做代购的“特异人士”。
那人行走於东京各大商圈,一口关西腔,说话慢条斯理却常常出人意料,別人找不到的货他总有法子弄来。
就像是“孤独的美食家”中的“井之头五郎”。
高桥换了件轻便的短袖衬衫,背上一个帆布包,踏著嘎吱嘎吱的木板下了楼。
街上很安静,只有远处传来几声早起的老奶奶浇时流水拍打地面的声音。
不像是在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早点美食,就算是天天换著吃也吃不过来。
在大三岛这样的地方,是没有什么丰富的早点文化的。
不过,高桥一路寻觅著,倒也是有所发现。
在临近大三岛中学附近的街道內,有一些早点摊。
第一个的摊位是一位年迈的老太太开的,摊位前掛著手写的招牌——“手作饭糰”。
饭糰的种类不多,有梅乾饭团、鮭鱼饭糰和帆布饭糰。
饭糰都用紫色海苔紧紧包裹著,米粒晶莹透亮,散发著升腾的热气。
据老奶奶自述,她每天早上4点钟就会起床准备食材,尤其是对於蒸米饭,她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前世身为中餐厨师的高桥自然是莞尔一笑,好傢伙,米饭仙人是吧。
高桥站在一旁排队,只见老太太动作熟练,一边包著饭糰,一边和早起的路人閒聊著。
终於到了高桥,他选择要了一个鮭鱼饭糰。
拿著饭糰走在路上,咬下一口,饭香和咸鲜的鮭鱼完美融合,简单却令人满足。
当然,一个饭糰自然是吃不饱的,而且干吃饭糰,有点腻了。
高桥收起吃了一半的鮭鱼饭糰,继续向前寻觅。
不远处,是一个小小的乌龙麵档口。
摊主是一名中年男子,一身白色的工作服,头上戴著传统的白色手巾,简单地捆绑成结,露出几缕略显白的髮丝。
小摊上已经坐著了不少食客,高桥抓紧时间上前。
听从摊主推荐,高桥点了一份招牌的月见乌冬。
温热的汤底中飘著一个半熟的鸡蛋,汤就是一般的日式酱油高汤,汤內撒了些许葱与天妇罗屑。
高桥坐在简易的木凳上,喝著不是那么热的汤,吃上饭糰,倒也不错。
这就是日本人的经典吃法,碳水配碳水是吧。
虽然不咋地,但是这里確实没有啥好吃的,高桥此时也是狼吞虎咽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