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看著永泽渴望的眼神,也是略显尷尬。
两人身旁的结城义男则一声不吭,已经是第三碗冷汁下肚,正当他想再盛一碗,木汤盆底却只剩一片飘著的黄瓜皮。
“哎。”他看了看空碗,摸了摸肚子,仰头嘆气。
他望了眼天边,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海面泛起细碎的金光,船身隨著波涛轻轻晃动。
“差不多了。”结城义男说道。
“回去吧,准备出货了。”
......
天色已经渐渐大亮,晨光笼罩著瀨户內海,海绵泛著一圈圈细碎的金色波纹。
高桥小船的电动螺旋桨在船尾打出一阵阵细碎气泡,水面被轻轻划开,漾出一路淡白色水痕,向著码头缓缓前行。
很快眾人就回到了码头。
这一会,码头已经热闹了起来。
几艘渔船陆续靠岸,渔民们齐心协力將装满渔获的鱼篓拉上岸来,海水顺著渔网滴落,在地面匯成一道道湿痕,但地面上却鲜见血跡。
这是日本渔业的规矩,严禁弄脏码头,鱼內臟等垃圾也绝不能留在这里。
此刻,不少其他会社的渔师已经忙著將捕获的鱼类分拣分类,整齐装入保利龙箱,隨后送上等待的卡车。
结城义男带著二人將渔获拉到岸上以后,他先稍微观察了一下周围,然后对二人悄悄说道:
“高桥、永泽,你们两个把要出给渔协的货品分拣打包一下,我去找物流把这几件东京的货送走。”
高桥点点头。
对方那边餐厅,一般都是一大早就开始处理食材,所以他们是提前一天打上来鱼,然后加急送过去,这样的话第二天早上就能够送到东京的餐厅里。
至於物流,他们根据协议上的內容,还是要依赖於渔协。
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渔协的利益,另一方面是確实没办法。
毕竟在这个时期,地方还没有专门为个体渔民设立的冷链系统。
除了大型会社,其他人要想將鱼货准时、安全地送往东京这种远距离消费地,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渔协的物流网。
这套系统虽然老旧,却已经稳定运行了几十年,涵盖了从冷藏分拣到夜行高速运输的完整流程。
眾人分工明確,很快就处理完了所有的渔获。
“高桥、永泽早上好,社长今天是不是跟你们这条船?”
一个爽朗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伴隨著几声急促的脚步。
高桥抬头一看,只见中岛正快步走过来,身上还穿著那件印有“月之汐”字样的工作背心,肩上搭著毛巾,手里拎著一叠文件袋和几张送货標籤。
他一边走,一边挥了挥手中的单据。
“社长在那边登记货单,他说让我们这边先处理著。”永泽也冲他挥了挥手,回应道。
“那行,你们忙。”中岛闻言,径直朝著结城义男的方向走去。
待中岛走远,高桥悄悄回头,看见中岛和结城义男正在商量对著那张单据商量著什么。
“嗯?”
突然,高桥在一根堆货架后的混凝土柱子旁,发现了一个穿著渔协蓝色工作服的身影。
那人故意站在阴影里,背对著主通道,身形瘦长,戴著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再加上胸前的工牌被文件夹半遮,乍一看只是普通作业员,但高桥似乎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高桥桑,咱们赶紧弄吧,弄完去再找点吃的,都怪你,给我胃口都打开了。”永泽看见高桥有点愣神,一边忙活一边笑著打趣道。
“哦哦,好的。”高桥赶忙回头答应道。
他假装忙碌起来,又偷偷回头看去,那人已经消失不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