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高声道:
“我早就说过,陆解元才华横溢,怎会舞弊?”
“是啊,四川解元,用得著抄袭?”
“原来是首辅公子抄袭,还倒打一耙!”
“……”
四川学子这几日备受白眼,此刻终於扬眉吐气。
有人甚至红了眼眶,仿佛洗刷的不是陆临川一人的冤屈,而是整个四川学子的耻辱。
议论声中,有人问道:“听说陆临川还在堂上写了篇文章?可有此事?”
矮个子举子眼睛一亮:“这位兄台问得好!陆临川当场作了一篇《六国论》,那才叫精彩绝伦!”
“哦?背来听听?”
“临时写的文章能有多好?”
“別是吹牛吧?”
“……”
眾人嘴上质疑,却都竖起耳朵。
这些举子哪个不是十年寒窗,对文章好坏自有判断,此刻既想见识四川解元才学,又存了几分较劲的心思。
面对质疑,矮个子举子不慌不忙,整了整衣冠,朗声背诵起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起初还有人不以为然地撇嘴,但隨著文章展开,饭堂前的空地上渐渐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生怕漏掉一个字。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这一句如惊雷炸响,几个通晓时政的举子脸色骤变。
他们听出了弦外之音。
这哪里是在说战国旧事,分明是影射当今朝廷对建州女真的退让政策!
“……是又在六国下矣!”
最后一个字落下,全场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片刻之后,爆发出一阵喝彩。
“好文章!”
“这陆怀远肯定早就对朝局有所思考,否则怎么能当堂写出这样的文章?”
“读圣贤书不忘天下事,当真是吾辈读书人之楷模!”
“……”
柳通兴高采烈:“子谦兄,怀远的文章又精进了!这气势,这见识,已有大家风范!”
赵明德连连点头:“若虚,怀远这次怕是要名动京师了!”
那矮个子举子见效果达到,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趁热打铁道:“诸位可知道,这《六国论》表面讲的是战国旧事,实则暗指当今朝局?”
“哦?”有人在人群中唱双簧,“此话怎讲?”
“清流一派主张对女真人让步,答应割让辽河以东的土地,这不正是文章中『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吗?”矮个子举子义愤填膺,“堂堂天朝上国,竟要向弹丸之地的臣属割地,简直是丧权辱国!”
这番话如同一颗火星落入乾柴,瞬间点燃了举子们的怒火。
这些读书人哪个不是满腔热血,最听不得这等辱国之事。
再联想到之前对陆临川的倒打一耙。
眾人只觉得荒唐无比。
“岂有此理!”
“清流误国!”
“杜文崇老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