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临川吃了两块饼,又喝了半盏茶。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下,他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殿內闷热,加上连日准备的疲惫,眼皮越来越沉……最终他没能抵挡住困意,伏在案上小憩了片刻。
醒来时殿內更暗了,这一觉不知睡了多久。
陆临川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重新蘸墨继续作答。
必须在天黑前完成答卷。
否则,即便是会元的名次也不能让他名列一甲。
暮色四合。
终於有考生开始交卷。
在太监的引导下,他们三三两两走出大殿。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陆临川是最后一批离开的。
他仔细检查了答卷上的每一个字,確认无误后才交卷。
宫门外,赵明德和柳通正垂头丧气地等著他。
“怀远兄!”柳通一见他便哭丧著脸,“这题太难了!我完全是胡写一通。”
赵明德也嘆气:“我也是东拼西凑,根本不成体系。”
陆临川摇摇头:“彼此彼此,我也是瞎写的。”
这倒不完全是谦辞。
面对如此宏大的命题,除了“瞎写”確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是,他“瞎写”的或许比別人好些而已。
三人沿著宫道往外走。
夜风拂面,陆临川长舒一口气,紧绷多日的神经终於鬆弛下来,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涌上心头。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漫长的科举之旅总算告一段落。
从县试、府试到院试,从乡试到会试,再到今日的殿试……
寒窗十载,就为这一朝。
“我怕是只能列入三甲了。”柳通沮丧地说,“馆选无望,说不定三个月后就要外放做知县了。”
“怀远是会元,必中一甲……”赵明德点头附和,“吾等能中同进士出身已是万幸。只是想到要离京赴任,实在不舍。”
按制,殿试后,三百五十名贡士会重新排名。
一甲仅三人,分別是状元、榜眼、探,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等职,在京就职。
二甲约百人,赐“进士出身”,先在六部观政学习三个月,之后多留京任职。
三甲二百余人,赐“同进士出身”,同样需要观政,但期满后大多外放地方,担任知县等职。
“已经考完,暂时別想那么多。”陆临川拍拍两位好友的肩,“我现在只想回去好好睡一觉。”
“俺也一样。”赵明德和柳通异口同声地说。
三人相视一笑。
出了宫门,辞別两位好友,陆临川一眼就看到了舅舅李诚。
那个老实巴交的身影依然守在原地,连位置都没挪动过。
他心头一热,快步走了过去。
李诚正趴在驴车上打盹,听到脚步声立刻抬起头,黝黑的脸上写满关切:“川哥儿,考完了?怎么样?”
“还算顺利。”陆临川轻声道,“舅舅在这儿遇到什么麻烦没有?”
李诚搓了搓粗糙的手掌:“没有,就是有当差的过来问我是干嘛的,我就说我外甥在宫里考殿试,他们就没管我了。”
陆临川点点头,扶著舅舅上了车。
李诚小心翼翼地驾车驶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