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位正妃和四位侧妃,徐煒不再册封新的妃位,以嬪为最高等级。
后宫分为夫人、美人、婕妤、嬪、侧妃、正妃六等。
受魏王宠幸即可封为夫人,五年后晋升为美人,再过五年升为婕妤。
若想成为嬪,仅靠熬资歷可不行,必须诞下王子或公主,才能一步登天,直接封嬪。
魏国立国数年,徐煒宠幸的妃嬪不过十几人,在歷代君王中算是很少见的了。
“才不会呢!”索菲亚娇声说道,她握紧拳头,“我要把它经营成魏国最大的出版社,不,是整个亚洲最大的!”
“哈哈哈,有志气!”
艾莉丝则想得更为深远,她觉得红海出版社或许是魏王留给她儿子的私人財產。
陪著姐妹俩聊了一会儿天,放鬆了心情后,徐煒便离开了草地。
回到书房,他立刻专注於研究报纸行业。报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掌控著舆论的主导权。
隨后,邓纶又被召来。
“办报纸?”邓纶对这个行业十分陌生。
徐煒神色沉稳地说道:“在上海或者香港,报纸行业已然兴起,它就如同公开的邸报、塘报,
內容不仅有公文,还包含各种奇闻趣事。
如今魏国经济日益繁华,报纸的出现恐怕为时不远了。”
用中文办报纸存在一个显著缺点,即印刷难度较大。
活字印刷早在宋朝就已发明,但在宋、明、清时期,主流印刷方式依旧是雕版印刷。
究其原因,活字製作困难重重。
当时中文活字製作工艺繁杂,需先刻制字模,再进行铸字,而且中文汉字数量庞大,製作一套完整字库成本高昂、耗时长久。
此外,字体设计难以做到统一规范,这对印刷质量和效率產生了负面影响,
同时,活字印刷排版、校对也极为耗时费力,无法满足大量印刷的需求。
此时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缺点。
例如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在十九世纪工业化时代,已经被西方超越,其手工技术远远落后当时国產纸张质量不稳定,存在厚度不均、韧性差、吸墨性强等问题,所以报纸用纸需要大量进口。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民国,甚至在建国后,仍需向欧洲进口纸张。
清朝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而不是什么火枪火炮等军事工业。
因此,当下办报纸,虽可进口纸张,但其质量虽好,成本却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报纸的印刷质量和发行规模。
“造纸厂早已开办,纸张问题不大,目前待解决的是油墨和排版问题。而且如今魏国推行的简体字,相比繁体字要容易些。”
徐煒见邓纶一脸茫然,便打消了让內务局筹办报纸的想法,“你先下去吧!”
看来,还是得从香港或上海寻找专业人才来操办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