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6章 解法找到了,雍正我真该好好谢谢你!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朱標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在叫他去面对朱元璋,父子两人之间的隔阁还未正式消除,他有些不好去见。

胡翊知道他心里还有些牴触,倒也没有再说什么。

將太子送回宫,又去跟洪公公说了一声,叫他转达朱元璋。

胡翊路上在想,造物局单是卖镜子和肥皂,也有些太单薄。

而製药局的开张,也不能只卖这一种药吧?

况且来说,一百个病人里面,不见得有一个肺癆病人。

祛癆丸是专用药,除此之外,就需要再做出一些日常病症所需之药物。

胡翊的事儿太多了。

最近大都在医局试点,他来太医院坐镇的次数並不多。

到今日再进来时,立即便察觉到有一丝异样。

怎么回事呢?

一开始他也说不上来。

去十三科巡视时,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但却能感觉到大家对於他没有往日那么热情了。

热情削减,取而代之的,反倒多了几分畏惧。

须知道,胡翊原来治理太医院时,力求轻鬆和公正,是叫大家简洁、效率办事,於治疗、交流上直言不讳的。

怎么忽然就感觉到气氛变了呢?

自己也不是什么吃人的老虎吧?

胡翊觉得奇怪。

到了医士堂,看到这些医徒们学习的倒是颇为认真,一个个坐的端端正正。

但好景不长,他便发现了,这些人好像都在努力维持这个端端正正的姿势,听课、背书时候,

全都在过分保持著这种体態。

比如医徒回答问题,要先起立向老师躬身拜见,然后还要说一些客套的、谦辞的话,什么学徒试答老师问,若有遗漏处,请师长见谅,同学见谅,诚惶诚恐之类的。

每个人站起来回答问题都是这一套,既浪费时间,又过於繁杂,磨了半天功夫最后才进入正题。

这在以前的医士堂,是从未有过的,

胡翊看到此处,不禁在想,每个人都如此怪异,看上去很机械,也很僵硬。

难道就不能怎么舒服怎么来吗?

他叫来一位正在上课的太医,细问之下才知道,最近这些事儿,都是新任太医院使张景岳搞出来的。

张景岳在太医院立规矩,要什么新风貌、新气象、新格局。

那么,许多人就要陪著他一起受罪。

尤其是在精气神上面,他强调必须要隨时隨地保持住,就连教课时候太医们的用语,都有严格的要求叫他们遵守,比如说话要富有文字韵律、美感等等。

当胡翊一件件听著张景岳这些奇规定时,不禁想起了穿越前自己的奇领导,那个拿著鸡毛当令箭的小丑。

他与张景岳一样,只做面子上的光彩,出风头的时候总把自己摆在c位。

这两者又是何其相似啊?

胡翊不禁暗道,弄走了贪腐的和卖法,

结果又来了个搞面子工程,諂媚瞎指挥的。

这太医院可真是惨啊!

不一会儿工夫,得知駙马爷驾临,张景岳也来了,立即是眉开眼笑的过来邀功。

他似乎觉得在太医院搞的这一套东西,胡翊应该会很受用?

看著这个狗东西,胡翊真想当著这么多人的面,狠狠地抽他几个大耳刮子。

胡翊发现,这个祸根完完全全就出在他身上,与旁人无干。

张景岳只一来,太医院这些人一见了他,立即便开始变得极其不自然,甚至连手脚往哪搁都不知道。

即便是汪御医这种老资格,在见了他之后,也是显得比往日里严肃了许多。

“快,咱们一起向附马爷行礼。”

张景岳的调教確实有工夫,太医院这些人也不知道平日里演练了多少遍。

一起向他行礼拜见时候,整齐划一,就连声音都一致的整齐。

胡翊心里暗笑了一声。

张景岳,你小子这是飘了啊!

这他娘的才当了几天太医院使,就把你小子飘成这样?

他这才回过味来,为何朱杞染天那几日夜,身为太医院使,日常事宜那样繁忙的张景岳,却能一直留在那里陪伴到天亮。

每次皇亲贵胃们有病时,胡翊去诊治,这张景岳立即就能第一时间出现,然后在旁协助,把事情办的周到又有条理这当然显得他很不错,令胡翊对他也多了几分亲切感。

但你要是仔细一想,这狗日的平时那么忙,却总能出现在你身边干著別的太医、御医干的事儿那他的本职工作还干不干了?

胡翊心道一声,小子,你非要逼我卸磨杀驴呢?

还是得先把招纳医徒的事情搞定了,咱再来想想该如何规正规正你!

挑人的事其实不难。

把成绩表翻出来,挑出其中成绩最不好的那一批,然后看看评定与结语。

对这个人的了解就大致上清楚了。

到时候再把这些人叫来,看看真人,略微察言观色一番,看他们性格如何。

挑选到满意的了,就问问愿不愿意到製药局去做工,大抵流程是这样的。

医士堂的医徒们年纪都不大,从几岁到十几岁的都有。

胡翊重点要挑选的,便是那些年纪稍大一些的,照著成绩单上挑,一会儿工夫他就找了三四十位。

由此看来,好学生是真的不多啊!

而这其中的差生们,大概许多人也对於自己的未来,有一些预感。

他们也知道自己大半无法考中医士,就更別提是往上再走一步做太医了。

所以当駙马爷的东宫製药局招人一提出时,立即便有人回过味来,想要加入。

制士的待遇与医士是一般的,这对於这些考不上医士的人来说,自然是另一条可供选择的不错路径。

这二十人很快便招满了,胡翊也儘量选择了一些十七八岁的医徒。

甚至於,有一些觉得这辈子提升太医无望的医士们,都想到製药局来做事。

但目前確实用不了这么多人。

拿走了遂选出来的名单,胡翊就叫这些人回去准备,就这两三日內製药局就要开启运转了。

单卖祛癆丸不成,製药局里的养生茶、止痛散、金疮药都得备一些。

治疗风寒感冒的风寒丸,治疗风热感冒风热解毒丸,此外还有风湿膏、拔毒膏等常见药物,都可以加入其中。

大蒜素虽然在民间已经开始普及,但酒精还未开始。

酒精作为消毒中的王牌,如今已是大名鼎鼎,也可以適量上架一些。

对於这些药物,胡翊都需要回去重新思索方剂,確保成本低廉、能够製作出惠民版的同时,又能儘量適应绝大多数人的症状。

这些先放一边,今日来了这一趟太医院,胡翊发现这张景岳做事媚上,越来越放肆了。

他特地挑了几位太医,再加上汪御医、姜御医这两个喜欢说实话的人,仔细问询了一番。

出乎意料的是,那几位太医们嘴里的话都不多,从他们那支支吾吾的模样就能看出来,显然也有难言之隱,不敢过於得罪这位张院使。

倒是两位老御医,年纪也大了,尤其姜御医所剩的时间不多,便也无所顾忌,就对胡翊说出了他近日来所看到的。

“駙马爷,老朽听说,太医院近来的事宜其实有所荒废,並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样好,至於具体是何事上出了问题,我们这些不招人待见的老头子,平时耳朵里也听不到真话,就无从得知了。”

汪御医同样附和著道:

“听说张院使与那些药商们来往甚密,近来常去吃饭。”

琢磨著他们提供的信息,胡翊觉得,自己恐怕是时候该出手整治此事了。

但这太医院里,目前刚经歷过一次洗牌,徐彦纯、戴原礼刚被清扫不久,如今张景岳才刚刚上位。

且在外人面前,大家都知道,此人乃是自己的心腹。

当初是借著此人,才將太医院这块铁板啃下来的。

这才过去不久,立即便將张景岳搞下台,这属实过於唐突了些。

这样会显得胡翊自己识人不明,但这都是小事。

胡翊真正顾及的点,在於过早的將张景岳搞垮,会引起其他人寒心。

当初为自己出了大力气,冒著得罪整个太医院风险的张景岳,那是有大功的。

立即便被整治掉了,以后也就没有人掏心掏肺为自己办事了。

何况,张景岳现在这些小举动,也还到不了需要將他直接擼下台的地步。

胡翊在脑海里思索著,该如何处置此事?

暗桩们被朱元璋借调,崔海也不在南京,自己现在就算想找人细查张景岳的勾当,也做不到。

仅凭自己的能力来调查,那些御医们年老,接触不到太多核心的东西。

太医们惧怕於张景岳在太医院的权势,又不方便多言,为谋求自保,他们当然不会说真话。

这个时候,想要得到事情的真相就难了。

眼看著目前医士堂的选材,就又要开启,前些日子就已经把章程定下来了。

这也是朱元璋特地指定要培养的一批人,將来要將他们分散到各地的惠民医局去,为恢復北方的民生、重建和收拢民心做准备。

这些事更是至关重要,不容许出任何岔子。

出於对张景岳的这份不信任,医士堂选材的事,胡翊就更加不放心了。

他开始格外思索良策。

突然间,胡翊脑海里冒出来一道灵光:

“有了!”

“我怎么这么笨啊,解决张景岳的肆意妄为问题,不应该是我自己出手去查,应该是叫他们这些官员们彼此牵制才对。

同样的,岳丈推行钱事革新受阻,自己费尽力气去查证、取证,费了天大的力气却收效不佳,这件事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就不该自己去查,应该叫这群官员们彼此牵制才对。”

这时候,胡翊便哈哈大笑起来:

“雍正,我真该好好谢谢你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