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泽峰兄,这么快就盯上我们汉阳了啊?”
就在湖广司罗洪载开口后,一道令李斌颇感耳熟的声音,哈哈大笑著响起:“不过別怪我没提醒你们,以汉阳的本事,到时候谁帮谁的忙,还不一定呢!”
“晚生见过郑郎中、徐员外。”
李斌转过头一看,果然是陕西司的郑宏与徐翰文,正一前一后地从退思堂,走向他们几人。
“郑大人,徐大人!”
与李斌一样,湖广司两人,先是行礼。隨后,便是那难以抑制的八卦之心:“听郑大人此言,汉阳今日定是表现优异咯?”
“閆大人有所不知,今日汉阳初到我陕西司,恰逢西寧茶马岁计抵京。仅凭汉阳一人,不到一个时辰,这西寧茶马的岁计册上,大小端倪,皆无所遁形。隨后,郑大人便命人,將其余五地茶马的岁册都交於汉阳勘验,看这模样...汉阳应是查完了?”
徐翰文接上话题,好似炫耀一般,讲了李斌今日所作一切,隨后,目光看向李斌。
“回徐员外,晚生確实勘完了其余帐册,正要寻二位大人匯报呢。”
迎著湖广司两人,还有其他一些同僚们惊讶的目光,李斌脸不红,心不跳地回道。
从其他人那异样的反应来看,自己这审查帐册的速度,想必是极快的。
对於这个结果,李斌倒也不意外。
毕竟,姑且不提这大明和未来二十一世纪在数算一道上的知识代差,就说培养路径上。明算科,一直都不算科举的正科,水平有限很正常。
再加上李斌前世就是一个金融从业者,看財报、审报表,完全就是他的日常。
就像每一个神枪手都是子弹餵出来的一样,每一个老帐房,也都是无数財帐餵出来的。
“瞧瞧!瞧瞧咱们汉阳这效率,別说我郑某人不讲同僚之谊啊,这人,我陕西司预定了。等有缺了,这人我陕西司必要。”
郑宏看向围观的同僚们,笑呵呵地当眾说了这么一番似乎是在表明李斌归属的话,亦是对其评价极高的话后,这才重新看向李斌吩咐道:
“汉阳,你先去左堂大人那吧,一会我和浩川在外面等你。晚上跟我们走,在彩风楼给你接风,潮升他们已经先过去了。到时候,咱们边吃边谈,你再將结果告知我也不急。反正眼下已是申时將尽,兵部那边早都散衙了,要去也得明日再去。”
“晚生明白,不敢让大人久候,我这就去了。”
“去吧去吧!”
笑著拍了拍李斌的肩膀,郑宏便与徐翰文一道,一边与其他同僚们侃著,一边走向院门。
而另一边,李斌在排队了片刻后,也再次见到了那个忙碌、精瘦的秦金、秦侍郎。
秦侍郎的作风一如既往的“务实”,勉励了李斌两句后,似乎是知道李斌如今在做什么,却又知之不详一般。只是吩咐他:
“既然郑郎中已经给你派了差事,那明日你就不必来庭参了。点卯后,自去陕西司听候即可。”
躬身应是后,李斌退出退思堂。
片刻后,在户部衙门外,刻有“国计民生”大字的照壁前,李斌与郑宏二人会合。接著坐上对方的轿子,两个连续的右转后,一路向东,向著黄华坊而去。
黄华坊,位於京师內城东侧,紧邻朝阳门。
从地理位置来说,算不得很好,却也不坏。
李斌目前居住的地方,就在黄华坊,到户部上班,距离不到五公里,步行仅需20分钟左右。和居住在紧邻皇城的保大坊、南熏坊或大时良坊等地的人没法比,却又好过外城的宣北坊等等。
只是这一切,都不是李斌將住处选在黄华坊的根本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