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载?!
听到那年轻的锦衣卫堂上官报出的名字,在郑宏等人暗鬆一口气的同时。李斌以及湖广司、山东司眾人,皆是大惊。
纷纷竖起耳朵,想要听清那堂上官接下来的话。
今天是四月初五日,锦衣卫要来抓罗洪载,所有人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因为四月初一,大运西仓那场动乱。
如果是因为大运西仓的动乱而追责、抓人,先不说这事为何会由锦衣卫来执行,而不是交刑部、大理寺审理。就说这抓人,如若是罗洪载要被抓,那山东司这些擅离职守的直接责任人,大概率也得被抓。
可任凭李斌等人,如何等待,就是没听到那锦衣卫堂上官还有什么补充的话。除了罗洪载,他完全没有点出第二个人名。
“本官就是罗洪载,敢问这位指挥,为何要拿本官?可有拿人的驾帖在身?”
院落中的气氛,一时有些沉寂,隨后,罗洪载踏步而出,直视著那年轻得不像话的堂上官质问道。
“就知道你会有此一问,诺,这是驾贴,还新鲜著呢!至於为何拿你,这上面写了。”
面对罗洪载的逼问,那锦衣卫似笑非笑地从怀里摸出一份驾贴,展示在户部眾人面前。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奉圣旨:今据锦衣卫奏,得罗洪载擅笞禁卫官校。著锦衣卫官校二十员,速拿户部湖广清吏司主事罗洪载於锦衣卫北镇抚司问理,毋得疏虞。】
与正常的驾贴相比,锦衣卫现在出示的这份驾贴堪称简陋。
就这么一段简短的话语,外加一司礼太监印,然后没了。
没有註明被缉拿者的体貌特徵,没有具体说明案由,更没有註明“准行”日期以及负责缉拿的锦衣卫职官姓名。与完整版驾贴,那动輒200字的全文,外加5个部门签名、3个部门用印的规制相比,这份驾贴更像是一个假货。
可偏偏,在场没有人会觉得这份驾帖是假的。
甚至,在这嘉靖朝,都特么给你出示驾贴了,而不是丟出一句“奉上命”就开始拿人。
这反而说明:罗洪载真的摊上事了!
擅笞禁卫官校?!
李斌注意到了这份驾贴上,写明的拿人原因。
不是贪污腐败,不是引发了西仓动乱,反而是因为,罗洪载下令打了那些锦衣卫?!
罗洪载此时也看到了那驾贴上註明的拿人事由。
在宛如川剧变脸似的,从惊诧、愤怒,再到无可奈何的嘆惋后,罗洪载冷静下来。
没有说话,没有为自己辩解。只见他默默地摘下了自己头顶的乌纱,同时也不顾同僚们的注视,开始褪去自己的官袍。
即便是李斌,此时也有点无话可说。
这“擅笞禁卫官校”,严格说起来,它都不能算是一个成文法里的罪名。毕竟,谁特么有那个本事擅自鞭挞禁军啊?真当人家手里的雁翎刀是削皮刀不成?
可当它真的被作为案由提出来时,在如今皇权至上的礼法制度下,偏生还真挑不出它的错处。
民间都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名义上直接隶属於皇帝的天子亲军,便是有错,那也得是皇帝本人下令来罚。你一个旁人,凭啥责打禁军?莫非是心有不臣?
站在由户部眾人组成的人群里,李斌急得脑门都在冒汗。在李斌看来,此时锦衣卫缉拿罗洪载,理由是成立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真要以此理由拿人,李斌不服。
作为发薪日动乱的亲歷者,先不说张瑾那群人挨的板子,本就是他们自己祈求来的,也不说那顿杖刑,明显是明罚暗保。
就说在当时的场景下,如果不现场对惊扰了仓场发粮秩序的锦衣卫给予严惩,以儆效尤。那么,在同期大量俸粮品质都不达標的情况下,谁能保证会不会有其他卫所有样学样?
“你可是汉阳李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