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油角进士?还是李大人?  以贪治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哟,这不是油角进士李汉阳吗?今日怎地没去卖你那角子,反而跑这清平楼消遣来了?”

踏进演乐胡同附近的清平楼,李斌才刚在一小廝的带领下,在大厅偏后处的一张小几旁坐下,耳边便传来一道令人恼火的声音。

寻声看去,只见一富態的胖子正瞧著李斌,拿他凑趣。见到李斌看他,这胖子非但不躲,反而举起手中的酒杯,隔著两张小几,作出遥敬的动作。

这胖子,李斌认识,此前几天没少光顾自己的生意。

二十文一份的煎炸油饺,这傢伙总是跟个冤大头似的,十份十份一买。

当然,这可不是胖子爱吃饺子,纯粹是,胖子在藉机“炫耀”,或者叫,寻找心理上的平衡。

官员的地位,在古代,起码在明代,是超然的。

无论其富贵,还是贫瘠,官,永远是官。即便是致仕退休,退的也是职官,而非散阶、勛级。

简单理解就是:如户部侍郎,就是职官的官名,代表分管权利与责任。同时,他的散阶可能是嘉议大夫、通议大夫或正议大夫。三档散阶,代表著在同为正三品的情景下,因年资、功绩等差异,对应略分出高低的待遇。

对应后世,那就是財政部的副部长退休后,依然保留有副部级官员的退休待遇。在这一点,明代和后世基本一样,倒是不存在让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官员退休后,还要回老家耕作为生。

但与后世不一样的是,在后世,官,只是一种工作。而在明代,官却是一种身份,一个处於上位的阶级。

除了身在同一阶级的其他官员外,其余任何人,见到官员,都天生矮上他们一头。

经过上千年的“驯化”,这片土地上的人早已习惯如此。一直到,如今...

大明已经来到了王朝的中期,科技、技术的累积,也到了一个快要喷薄而出的时刻。资本主义的萌芽即將诞生,或者叫,已有踪跡。

隨著財富的积累,如苟天这样的商人,开始逐渐產生了对自身政治地位的怀疑。

为什么,商人就一定要低三下气?

为什么,商人就一定不能穿綾罗绸缎?!

心思浮动下,商人们开始有了动作。

先是穿上綾罗,再是尝试出入原本是为同乡官员交流和地方官员与负责当地事务的京官,提供非正式沟通场所而存在的同乡会馆。

挥舞著钞票,开始尝试与官员进行对话。

看在金银的面子上,官员们默许了他们的“僭越”...

但时至今日,也依旧没有哪个商人,敢於真正衝击官员的地位。

哪怕在忍痛“孝敬”了某些饕餮后,商人们在背后直骂娘,恨不得这些官员赶紧去死。但表面上,他们依旧得摆出恭谨的笑脸,否则,便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並且,这里还丝毫不分商贾的大小...

某些背靠权贵的大商贾,固然可以在某些小官面前放鬆,可在他们背后的权贵面前,依然不得抬头、不能直视身为权贵的主家...

在这种对商人而言,堪比地狱般的高压环境里。

官员对他们露出笑脸?

那几乎是一件做梦都不敢想像,且一旦想到这个画面,人都得被嚇醒的事情。

可就是这一眾商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在前几天,它真实的发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