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演乐胡同口的油角摊子上,一个身著儒士服的准官员,就在对他们露出笑脸。谁要是饺子买得多了,更是能从那人口中听到些许诸如“恭喜发財”、“掌柜大气”等等吉祥话。
看著只需要费那百文铜子,便有一儒士忙前忙后地给自己盛饭,甚至他偶尔还会双手將盛著饺子的木盘,送到自己面前。
在李斌將饺子递给他们的那一刻,吃的是什么,对这些商人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懂不懂什么叫情绪价值啊?!
这特么就是情绪价值!
哪怕所有的商人都明白,李斌的利润高得可怕,他们也依旧趋之若鶩,甚至毫无模仿、竞爭之意。毕竟,他们可没那个本事,能买动一个新科进士在街边亲自卖饺子。
反而一个个,且吃且珍惜,若不是李斌实在忙不过来,人均都得点上百份。
不就是二两银子嘛,只需要二两银子,就能享受一个准官员,忙前忙后为自己服务近半个小时!这可真是,太划算了!
並且,在点完餐后,他们便是出言调侃,那准官员也只会笑嘻嘻地和他们说话。
在平时,面见任何一个官员,都得低三下四的他们,何时见过那般亲切的笑脸?那般热情的態度?!
当然,调侃归调侃,这些商人们倒也没人真敢戏弄李斌。
毕竟太出格的话,哪怕李斌这个奇葩並不为官员这一阶级所喜。但为了维护官员群体的利益,以及他们权威的地位。敢於出格冒犯李斌的商人,也必定会遭到官面上的打压。
此时,李斌身边的胖子,便是如此。
他没有恶意,就只是如平常去李斌摊子上买饺子时那样,以玩笑轻鬆的口吻与李斌打个招呼。唯一有些出格之处,也只有那“油角进士”的外號。但这个外號,也不是他起的。
从第一天出摊开卖时,李斌便有了这么一个在极短时间內就传遍京师的外號。至於是谁最先传的,恐怕连锦衣卫都查不出来...
若是平时,哪怕没在摆摊,听到这种调侃,李斌也不会在意,笑笑也就过了。
可谁让,李斌现在的心情並不美丽呢?
“苟天,你有点放肆了啊。难不成我来这听个崑曲,还得给你请示不成?”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顿时將苟天原本还略微发红的胖脸,嚇得瞬间惨白。
正欲低头认错求饶,却见那李斌仿佛猜到他要做什么一样,又是一句话轻飘飘地传进苟胖子的耳朵:
“好了,大伙都听曲呢,就不要惊扰戏班、打搅大伙听曲儿的兴致了。我知你並无恶意,这番就此罢了,往后说话,需谨言慎行,辨明场合。”
“在我那摊子上,你叫我李油角,我不挑你的理儿。毕竟尔等是我的主顾,是我那摊子的衣食父母,这『父母』调侃下孩子,孩子自得受著。”
“可若不在我那摊子上...”
“大人!李大人!苟天荣幸,能得大人教诲,此后定当日思夜省大人的金玉良言,绝不再犯那冒失毛躁之错。”
李斌的话不用说完,苟天便非常识趣地將腰弯到了顶。
若不是李斌说了,不许惊扰听眾,怕是苟天当场就得磕上几个...
看著苟天的反应,李斌眼神玩味地轻轻点了点头:
“嗯,听曲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