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华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疏忽,立刻回答:“共有两千余万贯收入,共有四十万户申请住房,公共户三十五万户,五万户为商户与普通人。”
商品房的价格不等,30~1000的都有,1000的干部房,不对普通人开放。
北极武允许一部分干部和外国国王在洛阳内外有空房,这是必要的安排。
“我拿三成,其余留给当地太守总督使用,用来修路修桥盖房子和发放福利,房子盖好交给山农人后才可以使用这笔钱,违规使用的,查到后交给民众自己处理。”
孙传华小心询问:“留给当地七成是不是太多了?三成感觉就足够了。”
北极武说:“盖房子发工资都要钱,让当地自己留点钱用来长远打算,允许各地自己投资经营一些产业,类似医院学堂纺织厂染料厂和石料厂都可以,只要正当就行。”
“山农人不得从事经营妓院、赌坊等不良生意,这些来钱快的生意要交重税。”
“允许各地世袭领主经营煤铁铜等矿业生意,以自己领地内的资源为主,具体情况让那些领主写一份申请给我,列举好领地内的资源和他们想要从事的生意。”
“只要合法纳税,把我的那份给我,我不介意他们赚钱过上好日子,先给二十年时间看看情况,好的话就继续,不好的话就收回。”
孙传华的家族就是岚州的千户,岚州多山地,以前还觉得是贫瘠之地,但是听到武王说允许开矿后,顿时就意识到这次恩赏。
“臣遵旨!”
北极武用二十年时间来快速发展,到时候只要还有实力就能收回权限。
枪炮和批量制作武器的车床肯定要管制,只在晋冀两地制造。
军事力量是一方面,再有就是天下人的认知。
尽管对很多世袭领地的人不管死活,但是山农人的认同已经深入人心了。
山农人的地盘越小反而越安全,就像是宗教符号一样占据了正统位置。
收上来的钱不是用在山农人身上,是为了所有人在用。
北极武当了快十年皇帝了,几乎没有在自己身上过钱。
江夏宫殿是为了稳固南北,为了拓展海陆霸权而修建。
宫里的美女都是北极武自己抓来的,或者别人畏惧北极武的实力送来的。
每当宫中女人数量过多后就主动瘦身,也没有从良家妇女里选秀,耽误普通人结婚生子。
不需要各地上贡奇珍异宝,古玩字画美女,不举办宴会。
经常御驾亲征,但每一次都是速战速决,每一次都带回来几十万大军都搞不定的收获。
对比其余皇帝,山农人皇帝北极武已经很简朴了。
在几发猛药的刺激下,山农国的工程建造速度猛地增快了许多,各地领主也放弃了打猎玩女人,开始探索自己领地里草草,石头木头。
允许地方财政自治肯定会诞生出很大的麻烦,但是制度和道德都要符合时代。
在全球化的时代,地方自治是必然的结果。
想要那么大的地盘,就要承担占领这么大地盘后的后续问题。
让欧洲交税到亚洲,然后再从亚洲发工资过去欧洲?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并不是那个数字化的时代。
地方有钱有粮有一定权限,才能镇压各种叛乱。
想要让汉语汉字持续百年影响到几代人,就需要让出一部分利益让地方势力扎根当地。
北极武追求的是统一的文化认同,并不是千秋万代的奴役。
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非洲,就算是家门口的安南省自立了都无所谓,只要不放弃语言文字和大致的传统习惯,就不会去打他们。
公元九年春,武王派出三百只船队下南洋。
总人数三万余人。
大船八十艘,最大的船长160米,宽约60米,排水量估计达4000吨,铁皮木制帆船结构,起名东方一号。
其余有运输马匹和物资的马船、粮船、战船、水船等辅助船只。
来自江南各地的南方商人也带着剩余的茶叶丝绸和本钱,加入了远洋队。
一场规模宏大的航海探险在很多人不关心的情况下,开启了。
征西军团向着西海推进,东方号则是带着三万人商团向东洋前进。
船上有精通各种语言的少年。
这些少年不同的是来自各个不同国家。
相同的是都属于被绑架俘虏的小孩子,拥有至少两门语言,拥有比成年人更熟练的语言学习能力。
在历史上,两个从未接触的国家想要尽快产生第一批翻译官,最好的办法就是绑架或者收养另外一方的女人小孩。
这些人通常被原来民族视作叛徒。
不论征西军团还是东洋商队,都是征服者。
北极武奠定了山农国的对外态度,尽管这些年许多人尝试更正那种暴力野蛮的征服策略,但都失败了。
山农人只会把外国人当成是被转化的目标,不会把外国人当成是贵客招待。
不论是归农省三部还是其余异族,都要融入山农族。
归农部归化部归农省,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上上下下根本不觉得征服别人是羞耻的事情。
而北极武动不动就灭了别人国家的行为,也让南方人觉得没必要对外国人那么客气。
不过能和平相处就和平相处,只要不进攻自己人,北极武愿意用礼物达成友好往来。
四月,山农省和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忙着耕种除草,根本不在意海洋贸易和更外面的世界。
北极武自己也不在意这点事情,就算是拿下了美洲也是给后人造福。
上一任东打高句丽西讨林邑国,修高速公路全国运河,搞科举征召工匠的是谁来着?
杨广!
一想到这一点之后北极武就感觉很没意思,真不如自己吃了玩了。
好在当皇帝只是一个每天四小时的工作。
北极武就是把控方向,为了能够吃到新鲜的荔枝和水果,也为了将来能快速去海边度假,于是投入了巨量的人力去修路。
在机械播种和机械收割工具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农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军事方面的投入极少,各地区都是乡长镇长管理,不需要专门的打手。
边防卫所基本上都荒废了,除了几十个收过路费的之外,其余都拆了当驿站用。
当兵十年没打过仗的老兵都拿了遣散费回家种地,国家不需要这种人才。
北极武的军队编入了以机械电力和火药为主的生产队里,今后的作战不再是刀剑的作战,有没有战斗力全看组织力度和对机械枪械的熟悉。
主力还是农工,但肯定是有户口的农民和工人,尤其是能驾驶维修收割机,能制造火车枪炮的那批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