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6章 返庙堂  大明:从罗马闪电般归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66章 返庙堂

仰光又一次迎来雨季。江上水汽氮氬,南洋的湿热扑面而来,仿佛要把城里所有积压的疑云都凝成实质。而停泊在港口的巨舰,更是將这疑云又压低了几分。

在接手了马六甲城后,陈安等人便乘金乌號返回了仰光。

凝视著渐渐显现於迷雾中的仰光新城,陈安发现比起一年前,他和白文选率兵南下时那座尚存鱼腥气息的小城,如今的仰光已悄然生变。

岸边新立的木桩与篱墙,远远便可见成排脚手架一一有的依著潮水架起,有的横亘於丘陵坡地之上。

“喷。”

听到一旁张煌言的轻喷声后,陈安向他问道:“张部堂觉得此地如何?”

“偏安有余,但难以復土。”,在经歷了十余日的航行后,张煌言做出了如下决断。

“只怕有不少人已生了偏安之意。”,听到二人对话的白文选也插言道,然后將望筒递给了张煌言,“张公可否看得见那宅院?青瓦白墙、雕樑画栋,决非暂居之象。”

张煌言也通过望筒看到了那沿海修建的宅院,那些屋顶的曲线不似当地的竹屋,而是仿著苏杭的规制,檐下垂掛著红纸门联。偶尔有雨燕掠过,点点雨珠溅在砖缝间,晕开淡淡水渍。

虽美,但此时江山沦陷,怎可在此贪图享乐?

相比於这些已略显奢靡的宅院外,陈安更关心的还是初见雏形的沿岸炮台。虽不似马六甲城和靖海卫的那般坚固,但也多以垒石为基,外以黄土夯实,用於防范当地缅人和孟人也算够用。

对於凯旋归来的二位郡王,仰光今日罕见地大开中门,永历皇帝朱由榔亲自率文武百官,立于丹之下等候迎接。

舰首刚一现於江面,殿前的號角与鼓声便一齐响起,甲板上隨风飘扬的明朝龙旗与旌节映照在雨雾之中,犹如旧日盛世的一缕残梦。

城门外人声鼎沸,南洋雨雾里夹杂著鼓乐与炮竹。百官按品级依次列队,只不过兵部尚书张煌言並未隨大队,而是安静地跟在两位郡王身后,目光温和、神色淡然。

率先迎接陈安和白文选的,则是朱由榔赐下的两条玉带。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海寧郡王、巩昌郡王,特赐玉带一围,以旌尔等南征之功,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在李茂芳夹著嗓子宣读完之后,陈安和白文选接过各自的金镶白玉鏤空龙纹带。在这缅地,玉已经是朱由榔封赏的最佳物件。而除了赐玉带,作为走天子的他也给不出二人其他的赏赐。

金银土地,这二人自可带兵去打:封亲土,论资歷与声望,此时谁也未敢启齿。流亡天子的筹码,终究只有缅玉与礼节。这份赏赐,既有感激,也有无力。

而在二位郡王礼成之后,自是轮到了初次面圣的兵部尚书一一张煌言。

相比於张煌言初见天顏时的激动,朱由榔內心则是五味杂陈,在他看来,这位张煌言是鲁王的人。虽说鲁王早就去了监国称號,奉他为正朔,但永历依旧对其存在些猜忌,毕竟早年的唐鲁之爭,断送了大好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