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楚汉终曲 (二合一)
龙且高兴地说:“本来我就知道韩信这个跨父胆小怕事,不敢与我正面对决。”
作为项羽魔下第一大將,他自然看不起昔日的执戟郎。
如今的韩信破赵灭代,摧魏降燕,威震天下。
这些功绩在这位楚营大將眼中自己也能办到,只是缺乏机会罢了。
此回击败韩信之后,便顺势率二十万楚军北上,拿下河北,让世人好好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当世名將。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態,龙且率齐楚联军渡过潍水,意欲追击韩信。
见对方上鉤,韩信当即下令,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下,对正在渡潍水的齐楚联军造成极大的混乱。
现在正值潍水的枯水期,即使再怎么蓄水,也不可能对敌人造成太大杀伤。
所以从一开始,韩信的目的就不是用水攻杀伤敌军,而是要借水势,衝散敌人阵型,打击对方土气,打乱敌人节奏。
再以手中精锐发起反攻,一举破阵。
如今,水攻之策奏效,齐楚联军因大水陷入混乱,韩信立即率军回师猛烈反击,杀死了龙且,
击溃收降渡河联军。
而在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部队,见主帅已死,立即四散逃跑。
齐王田广也逃跑,联军名义上的统帅项佗则发挥自己善跑风格,一路跑回了西楚的国都彭城。
韩信追赶败兵直至城阳,把齐楚联军士兵全部俘虏了,俘虏齐王田广。
齐相田横自立为齐王,投奔彭越。
至此,齐地初定。
潍水在此战之后,被人们称为“兴汉之水”,“汉运之水”。
后人在此截水成湖,將潍水普惠周边,湖周遂兴旺起来。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汉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断西楚之右臂,並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迁回到西楚后方,自背面率先完成对其战略包围。
此战,再度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使战爭的走向从相持转为进攻。
二十万精锐野战部队的损失,加上之前滎阳鹰战,让项羽元气大伤,西楚军力优势不在,逐步走向败亡。
汉三年七月,潍水之战落下帷幕,但韩信、曹参、灌婴等人尚需平復齐地,清除田氏的宗族势力。
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內乱,陈国公子完逃亡到齐国后改姓田氏,齐国封赐他世袭工正之职。
传至田完四世孙田无宇,联合鲍氏、欒氏、高氏合力消灭齐国当国的庆氏,后又同鲍氏灭欒、
高二氏。
田无宇与其子田乞广施恩惠於齐国公族和百姓,贏得了广泛的支持。
齐景公去世后,田乞先是驱逐了齐国宗室国氏和高氏,隨后又发动政变,弒杀了晏孺子並拥立齐悼公为君。凭藉这些功绩,田乞被任命为齐国国相,並逐渐掌握了齐国的国政。公元前391年,
田和將齐康公流放於海滨,自立为国君。
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即田齐太公。
齐康公去世,姜姓齐国祭祀断绝,田氏代齐的歷史宣告结束。
从一介出逃在外的公子,到取代当世强国,田氏了近三百年的时间。
这不仅是田氏对齐地各面的掌控,还有田氏那可怕的渗透能力。
贏政曾许诺齐王投降后给齐王一个万户侯,但在於是齐王建不战而降后,將之关在一个小树林里活活饿死,很难说不是因为由氏代齐的恐惧。
故而,在田广选择与项羽联合之后,刘邦是大喜过望,授意韩信、曹参趁此机会,將田氏在齐地的宗族势力,连根拔起。
齐地初定后,刘邦下令,命问天敌为帅,钟离昧、季布、柴武、丁復为將,率八万汉军自九江顺江而如下,东下攻略江淮、江左之地,截断项羽退路,
汉军的这番调动,自然瞒不过楚军。
项伯与周殷依照此前布置,铁索横江,分兵驻扎长江两岸,意图分耗汉军势力这番准备,可以拦得住普通军队,却拦不住问天敌所率的汉军。
至尊龙宫,为文天祥打造的巨大战舰,可乘风破浪,穿云破雾,號称足以匹敌六十万大军。
昔日蒙元灭宋之时,龙宫未成,文天祥將核心投入崖山海底,吸纳日月精华,自行组装。
至元灭明兴之际,至尊龙宫组装完成,宋帝为亦功成出关,与穿越时空而来的刘邦一番大战后,龙宫归其所有。
如今东下时机,问天敌以此神舰,大破楚军铁索横江,扫荡长江两岸的十余万楚军。
项伯、周殷亲眼见证了神舰之威,知道已无法在长江击败汉军,遂收拾败兵退往江左內陆,意图依託地利,抵挡问天敌。
对此,问天敌留钟离昧、季布率军攻略江淮之地,自己率柴武等攻略江左,先於镇江破周殷,
后率轻兵至丹阳,再败项伯。
兵至会稽郡,项伯、周殷相继被擒获,江东悉平。
捷报传至陈留,刘邦公开称讚到问天敌的军事才能,极口讚嘆说:“古之名將孙吴白李,无一人能比得上问天敌!”
江东遭受兵祸,又是项羽老家,隨命问天敌就地镇抚,保一方安定。
而钟离昧与季布率的偏师也在江淮地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攻克歷阳、东阳、广陵等十余城,
兵近盱眙。
东下之役,汉军拿下江淮、江左之地,项伯、周殷投降,与齐地的韩信对西楚国都彭城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