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7章 768.阿术门前多故吏  鼙鼓揭天破宋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767章 768.阿术门前多故吏

不单单是张巡惊讶,在座的公卿宰辅也惊讶。槐河边阵斩韃虏二万余级,这是天下所共知的,

京观还在寧晋泊边上呢,做不得半点假。

即便这其中有不少是一般的蒙古牧民,可里边披甲的怯薛军也不在少数。彼时海都的四大怯薛长都蹈死奋战,冲入一线,双方剿杀成团。张巡的侍卫亲军和忠诚军当场战死者便有九千人,重伤退役和后续死者还有四五千。

可以说双方都为槐河大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去年才兵败的海都,如何做到今年又率兵出现在河西篤哇对阵阿难答的战场上呢?

“或许是那篤哇诈称呢?况且其称汗建制,未必不能混用大蠢。”叶李从张巡手里接过急递军报,细细读完。

“长安那头现在有几个人?”张巡也觉得不可能,但又认为这种事,下面的人不敢给自己乱匯报。

海都乃张巡当前最大之敌,任何有关海都的消息都足以震动整个带寧的统治层。一般的消息也就罢了,军情要是胡乱报,张巡手里的铁打下来,脑袋真会开的。

“二十余人。”

“直接派人去找注良臣。”张巡当即下令。

当年阿难答举关中之兵前往迎战篤哇,和张巡做了个君子协定,他去扛篤哇,张巡去打海都,

两不相侵。阿难答赠送给张巡战马二千匹,把路走宽了,张巡觉得他颇有气量呢。约定之中,张巡还说要在长安固定派遣一名“通信使”。

说白了就是了解关中情报的,阿难答也答应了。之后双方各自出征,最近也没发生什么摩擦。

张巡虽然有收取陕西的想法,但仍旧在筹备阶段。

现在既然说海都的白大蠢出现在河西走廊上,那最好的办法肯定是直接去问就在河西的安西军统兵大將。

汪良臣和张巡是老对手了,作为巩昌汪家出身的大將,现在必然在河西统兵。找到他,所得的消息比其他地方所出的肯定更可靠。

“尽其所能,探查河西之虏。”叶李补充了一句,又把急递给其他几人看。

“若果海都真在河西,飞驰来报。”

原本还挺快乐的午餐时间,立刻变得紧张起来。张巡和诸將对於海都的战斗力有清晰的认识,

若非把海都和乃顏给分开了,还把海都引诱到了寧晋泊边的沼泽河区,野外浪战,张巡未必敌得过蒙古大军。

眼前海都恢復了几分气力,暂时不得而知,这才是最令人著急的。

收敛起心神,这种事现在是急了也没用,真要是海都引兵协助篤哇突破河西,那陕西之兵倾尽在河西,关中必然大动。

“给王安节传信,立刻移师去洛阳。”张巡的命令继续下达“还需得令山西提防。”

“一日一报,有事不拘大小,隨出隨报。”

要做好篤哇突入陕西的军事准备,阿难答就那么些个兵,输了则关中无防备,只能逃亡。张巡必须要接应阿难答,还需要告诉汪良臣和汪惟正,在巩昌坚守待援。

勿使察合台汗国之兵祸乱关中,之后张巡还需要借靠关中之粮,恢復河西,进兵畏兀儿呢。

此时正在汴州的王安节,也正在积极的调动兵力和军粮。他是河南、山东两路的安抚制置大使,便宜行事,虽然有转运使来管理財运,但凭藉他功封王爵的地位,辖区內还是说一不二的。

一边上报朝廷,一边调度兵马,王安节却不是那种真·囂张跋扈的军將。或者对外人囂张跋扈,对张巡那是忠心耿耿。

很快河南官军一部,就进驻陕州。同时也通报了潼关守军,留守潼关的自然是阿难答的亲信。

和张巡交好是一回事,防备寧军入关是另外一回事。

坦坦荡荡告诉潼关守將,你们要是守不住河西,寧军拍马来援救。

后续就得看阿难答这位忽必烈的好大孙,有没有忽必烈那般坚定的心志和顽强的战意咯。要是被海都嚇著了,那后果完全可以预料。

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別说阿难答可能惊慌了,张巡也多少有点心不在焉,比如在召见诸位考官的时候。

长安的急递送到之后,二三日內,都没有新的急递送来。可带寧的政务不能够停歇,张巡该干啥干啥,不能停摆。

领头的赵孟显然看出张巡心思不全在科举上,只是顺著张巡的话往下说。反正科举的制度除了张巡大改的分路录取之外,其他的並未进行调整,那就没啥需要著重关注的。

几个张巡要“关照”的考生,私下里已经和赵孟沟通过了。现在不过是召见考官,表明一下张巡对国家抢才大典的重视而已。

因为先前茫贡诺和扫马的事,赵孟就提了一句。从河北幽州一带,被俘或者投降迁移到两淮和京兆的人丁,如果参加科举考试,是按照河北籍贯,还是按照两淮或者京兆籍贯?

啊?有人报名考试?

有的,赵孟表示除了投靠张巡的故元旧官子弟参加科举外,被乃顏俘虏收编为投下的人群中,也有不少读书人。得知张巡开科举,都想从军籍和匠籍中脱出,恢復平民身份。

带寧初建,还没进行人口和土地普查,这会儿户籍登记自然是可以进行变更的。管理严格的也就是军籍和其中分属的匠籍,尤其是被张巡俘虏来或者兼併来的,那管理更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