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英法两国的舆论  波斯帝国184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可是福音派教徒对于支持奥斯曼反对东正教却没有什么问题,他们认为坦齐马特的改革代表了奥斯曼自由主义和宗教宽容。有些教会领袖甚至宣称奥斯曼人为新教在近东地区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在法国,报刊也积极影响着拿破仑三世的外交政策。最大的压力来自地方性的天主教报纸。自从圣地争执开始以来,这些报纸就一直在呼吁与俄罗斯一战,在锡诺普事件之后,这些呼声就更强烈了。一些报纸发表社论,称“如果法国与英国不能阻止俄罗斯对奥斯曼的威胁,这两个国家今后也会像奥斯曼那样受俄罗斯奴役”。

有人发起了一场宣传运动,试图证明正因为俄罗斯太落后,它必须通过地域扩张来取得更多资源。

在这场活动上,有人说:政治与宗教的谎言正是俄罗斯所代表的。它本身是野蛮的,却想模仿我们的文明,这让我们生疑,其暴政让我们感到恐怖,它的暴力统治也许适用于一个野蛮性与生俱来、与疯狂野兽相差无几的民族,但是肯定不适用于文明人,尼古拉的政策在欧洲所有文明国家中都引发了怒潮,因为他的政策是烧杀抢掠。他们不过是一群规模比较大的土匪。

这正中拿破仑下怀,他在3月底的法国议会上向上下两院说道:“在阻止俄罗斯永久性扩张至君士坦丁堡这件事上,法国的利益甚至超过英国,因为占领君士坦丁堡就意味着统治地中海。先生们,我想你们中没有谁会说只有英国在地中海的利益至关重要吧?

我们为什么要派兵前往君士坦丁堡?我们去那里,是为了和英国一起保卫苏丹的事业,也是保护基督徒的权利。我们去那里,是为了捍卫海洋的自由,捍卫我们在地中海上应有的影响力。”

不过在开战之初,英法两国的想法就不一样。两国在巴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战争目标和战略。法国提出,除了在多瑙河流域两公国开战外,还要把战争延伸到克里米亚。如果奥地利和普鲁士能被说服加入盟军的话,法国倾向于在两公国和俄罗斯南部地区举行大规模会战,同时由奥普联军在波兰发起战斗配合。但是英国人不相信奥地利人,认为他们对俄罗斯太软弱,不想与之结盟,免得奥地利妨碍英国打击俄罗斯膨胀的野心。

英国内阁内部在战争目标和战略上也有分歧。阿伯丁坚持发动一场有限战争,以恢复奥斯曼主权为目标;但是帕默斯顿和主战派则建议在作战上更为大胆,趁机削弱俄罗斯在近东的影响力,彻底打败它。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同意海军大臣詹姆斯·格雷厄姆爵士拟定的海战计划。

他的想法是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快速袭击,消灭俄罗斯黑海舰队并占领克里米亚,成功之后在明年或者后年春天从波罗的海发起进攻,兵临圣彼得堡城下。

此时整个英国都陷入了战争狂热,把战争控制在有限规模的想法早被抛诸脑后。他的战争目标不断升级,这不仅仅是出于媒体好战的沙文主义,更是由于许多人相信战争潜在的成本巨大,因此必须有宏大的目标才“配得上英国的荣耀与伟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