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加辽夫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随后迁往莫斯科。少年时代结识赫尔岑两人在莫斯科麻雀山上起誓,继承十二月党人的革命事业,为争取俄国人民自由解放而献身。
他和赫尔岑一起创办了北极星报,号召人民推翻沙皇。此时的战争已经快将俄国弄垮了。
此时的俄国已经集齐了所有发生经济危机的表现,贸易萎靡、生产不振、货币贬值、财政破产。而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开始暴动,虽然在波罗的海地区有现代种植园和农场,但在其他许多地区,土地的村社所有及中世纪式的条带耕作制,消除了个人经营的积极性。
就算在发展迅速的城市中,工人们不得不同排水系统缺乏、公害和差得惊人的住房条件及高税率等现象作斗争。因此出现了疯狂酗酒的现象,这是一种暂时摆脱残酷现实的手段。
在波尔塔瓦省和坦波夫省的大部分田地都荒芜了;庄园的房屋被烧毁了,牲畜被肢解。在俄国中部,有68个地区出现了动乱,66个种植园被毁坏。最严重的地区是萨拉托夫。
与此同时,针对少数民族的俄罗斯化政策又将立陶宛人、波兰人、爱沙尼亚人等推到了对立面。暴动不断发生,整个国家都已经陷入动乱。
8月2日,俄国国内的革命派组建了土地与自由社。主张推翻沙皇和农奴制,成立共和国,并开始四处活动。
而在作为俄国农业重要地区的乌克兰,十几个城市的农奴爆发抗议,他们烧毁庄园逃跑,并很快蔓延到与奥地利接壤的波兰地区。
后方的动乱和前线的失败交相呼应,为了切断塞瓦斯托波尔供给线上,英法联军试图向控制亚速海补给线的刻赤港发起进攻,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终于被占领。
之前在冬季的几个月里,围困战进入了一段平静时期,因为双方都在集中力量加固自己的防御工事。因为忙于挖建工事,这期间没有什么大的战斗,但是俄军还是对英法联军的堑壕发动了零星的袭击。但收效甚微。
慢慢地,当双方都在围困战中无法取得什么进展时,交火成了象征性的行为。在无事可做的时候,当士兵们变得越来越无聊时,他们能把交火变成体育活动。一方会在步枪刺刀尖上绑一块布伸出堑壕当靶子让对方瞄准射击,对方击中了就发出一阵喝彩欢叫,没打中就是一片嘘声。
春天到来后,联军发动了对这里的攻势。炮击持续不断,每天至少有两千发榴弹落在棱堡。在大规模炮击结束之后,俄军清点出有十六万枚炮弹和迫击炮弹落在塞瓦斯托波尔,炸毁了几百座房屋,共炸死炸伤4700名士兵和平民。
俄军也投入了409门大炮和57门迫击炮反击,十天内共发射了80000枚加农炮弹和榴弹。但是俄军很快发现弹药不够,不能维持高强度的炮火回击。因此只能在适当的时候反击。
俄军火力的减弱让联军取得了主动权,炮击密度越来越高。在8月15日,步兵开始进攻,并迅速占领了两个棱堡。
此时俄军已经到了和高加索俄军一样的情况,工兵天才托特列边在炮击中受了重伤,不得不退居二线;六天之后,锡诺普海战英雄纳希莫夫在视察棱尖棱堡的炮台时,被一颗子弹击中面部,随后被送回住所,在昏迷了两天之后去世。
两位英雄的离去打垮了俄军的士气,他们打退了敌人对其他要塞的进攻,但最重要的马拉霍夫要塞被占领,这让守军不得不从塞瓦斯托波尔撤退。
9月2日夜,俄军指挥官下令整个南岸的军民全部撤离。俄军在撤退前炸毁了军事设施,烧毁了物资。夜晚的天空被房子燃烧的火焰映红,远处棱堡的炮声与塞瓦斯托波尔城内的爆炸声混在一起,让人无法分辨。第二天早上,渡河行动完成。最后一批守军收到离开棱堡、烧毁城市的信号。他们用剩下的大炮击沉了海港里俄军黑海舰队的最后一批舰船,这才撤到北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