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找帮手
切尔克西亚首都巴塔尔帕申斯卡亚,此时已经改名切尔克斯克。作为建国后第一任伊玛目,穆罕默德的负担是很重的。
首先是政体,切尔克西亚遵从其他国家例子变成伊玛目国。而为了平衡国内派系的力量,第一届全国大会即将开幕,由28名长老和20名农村代表以及12名市民代表组成。明面上看这个大会无懈可击,但实际上就是派系有个谈话的地方罢了。
在地方规划上,当地被分成6个省,每个省设立总督一名,省下面是县、镇、村三级行政区划。而做完这些事也费了很长时间,但国家也不能只做这些事。
经济方面,切尔克西亚大部分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少部分人从事工商业。国内有少量的工坊和店铺,需要的生活用品得从伊朗进口。在打通高加索的道路后,双方的贸易开始提升。
来到这里,他们才算真正摆脱俄国的高压统治。虽然有些人更亲近奥斯曼,但当下的局势决定了他们只能依靠伊朗。两个新成立的国家同意伊朗军队进入他们的领土,共同应对俄国威胁。
俄国在法奥两国的和平协议中拒绝了一些条款,这让奥地利感到不快,奥地利外交部长通知俄罗斯说如果他们拒绝接受全部的和平条件,奥地利将与俄罗斯断交。腓特烈·威廉四世也在一份发往圣彼得堡的电报中表达了他对奥利地和平提议的支持。沙皇现在已经处于孤立无援之境了。
亚历山大二世的弟弟,已经是高加索总督的康斯坦丁大公坚持继续作战,而且他也给各位一个重要的理由,他们可以集中一点,从高加索进攻伊朗,占领德黑兰后威胁英国最重要的印度。
“这样做可以解决帝国目前的困境,一旦印度遭到威胁,那我们就可以逼迫英国进行和谈,只要英国退出,那么法奥两国的协议就是废纸,就算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参战也不能抵挡帝国的脚步。”
财政部长被禁止参加会议,沙皇实在不想听求和的消息。而且财政问题从彼得大帝时期就存在,为了胜利,他还将教堂的大钟给拆了。
而现在,为了俄罗斯帝国,他们也要不顾一切的压榨资金,抓住帝国每一个硬币,这样才能赢得战争。
“陛下,我们预计需要50万的军队南下,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到第比利斯,只要突破到这里,我们就能收割大量的利益。英国也会按照我们的意思和谈。”
这是目前的最好办法,亚历山大二世也痛快的批准了。尽管俄国有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外交孤立这些问题,尽管俄国已经付出了60万人伤亡的代价(大部分在冬天冻死),但只要这个计划成功,俄国就依然能够赢得最终胜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