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异军突起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但都以为是昙一现而已。毕竟强如拿破仑那样的统帅不也是倒在莫斯科的城下,不用担心。
这个时候伊朗在欧洲的大使也没有闲着,他们不停的和当地的政府见面会谈,希望他们能留在战争中。
目前来看,法国准备退出,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必要情况下会加入。英国是出嘴不出力,目前看几乎是伊朗一对一打俄国。所以现在,他需要新的帮手才行。
雅罗斯拉夫在第比利斯的市政厅见到了纳赛尔丁,不同的是他是俘虏,对方是伊朗的统治者。他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要召见自己,难不成他想当拿破仑?
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自己是波兰人,在俘虏的俄国军队中,波兰人就有1500多人,还有200多的立陶宛人。他们大多是收钱替别人从军的,本来想着过日子,结果没想到成了俘虏。
波兰人的教育水平还是挺高的,不过他们的俄语不太好,都是受的天主教会教育,加上俄国人的压迫,自然有了反抗的心思。
历史上波兰也曾依靠过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曾谴责过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波兰政策,公开宣称自己秉承“自由主义”理念。波兰贵族仿佛看到了波兰复国的希望,转而将民族独立的希望寄托于沙皇。希望沙皇俄国与普鲁士在日后发生冲突,并在沙俄获胜的前提下,将普鲁士占领下的波兰地区与俄国占领下的波兰地区合并,重新建立一个波兰国家。但后面的情况就都知道了,拿破仑来了。
1806年,拿破仑在波兰民众的欢呼声中进入华沙。1807年,在拿破仑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进行谈判之后,决定将普鲁士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中所得到的波兰领土合并,成立华沙公国。华沙公国为拿破仑提供2万名士兵,跟随他参加征服西班牙的战争,另有10万波兰人在1812年与拿破仑一起进入俄国境内作战。1815年,随着拿破仑的彻底失败,华沙公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俄国沙皇兼任国王的波兰王国。
拿破仑战争期间波兰军事传统复兴,使波兰走上武装复国的道路。1830年波兰王国军队军官地下革命组织发动起义,起义军在第二天傍晚便攻占了整个华沙。波兰议会废黜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兼任的波兰国王,宣布波兰独立。在12万俄军的镇压下,历时10个月的起义失败。
1846年2月,波兰革命者发动针对俄、普、奥的总起义,但只有克拉科夫的起义得以发动,建立国民政府。这场起义只坚持了39天,便被俄、普、奥三国联军共同镇压了下去。
连续三次起来被镇压,波兰民众仍然没有放弃复国的希望。俄罗斯由于缺乏普鲁士那样精密复杂的官僚统治机器,无法在占领区实行彻底的俄罗斯化政策。当地的乡绅保留了许多社会和法律的特权,波兰学校继续存在。因此这一部分是反抗力度最大的。
纳赛尔丁知道资助波兰复国是可能性1%的事情,但他只是需要俄国损失更大而已。至于复国,大不了让他们等到1919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