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 对奥斯曼的战略  波斯帝国184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06章 对奥斯曼的战略

“沙阿这次出行可谓是收获满满,伊朗已经重新获得了大国的地位。”佩泽什基安高兴的说。

“现在还有点为时过早,英国需要的是一个能帮他抵挡印度的家伙,其他国家则是想要大量的财富。如果伊朗不能为他们提供价值,那么总有一天他们会把伊朗瓜分殆尽。”

现在中东进入短暂的和平期,奥斯曼、伊朗和埃及三方目前相安无事。但这样脆弱的平衡很快就会被打破,奥斯曼正在到处借钱,苏丹不能容忍昔日的对手比他还厉害。

纳赛尔丁在纳杰夫和耶路撒冷可是狠狠出了一把风头,已经把他这个伟大世界的哈里发,奥斯曼帝国的苏丹都给盖过去了。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苏丹决意要发动一场对伊朗的战争,他相信自己可以像祖先伟大的苏莱曼一世那样横扫伊朗。

他的底气就是坦齐马特改革的成果,在坦齐马特法令颁布后,中央政府继续致力于增加国家财政和削弱地方权贵的根基。中央政府的税收缓慢但稳定地增长,奥斯曼利用这笔钱开始将训练有素的军队调往特拉比松和凡城,根据消息,伊朗大部分军队被调到格鲁吉亚和巴库防御俄罗斯了,到时候他们出其不意,直接拿下伊朗的经济中心大不里士,争取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要不怎么说他和东方那位是难兄难弟呢,体量大就可以获胜的话那俄国早就把奥斯曼杀个一百遍了。而奥斯曼的改革更多还是在法律和社会上,对于主要的经济方面没有多大措施。这就导致伊朗的工业情况比奥斯曼的要好,持久力比奥斯曼也要长。

而且,作为最先和欧洲贸易的国家,奥斯曼竟然还没有在金融业实现现代化。对俄国的战争后开始在伦敦、巴黎、维也纳和法兰克福等地出售长期债券。这些债券的偿还期通常为一百年,年票面利率为4%。

奥斯曼政府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借入大量资金,而且支付的利息也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在扣除银行家的佣金之后,奥斯曼政府的实际收入通常还不到债务面值的一半。就这点钱,还得给其他地方,用在经济上的少之又少。

而且对伊朗的作战也是苏丹和政府的突然兴起,但伊朗对奥斯曼的作战早在克里米亚战争快要结束时就开始规划了。

伊朗准备了两套方案,第一个方案就是以大不里士为诱饵,吸引奥斯曼军队进入伊朗境内,随后再出其不意将他们包围起来。这个方案有个风险,就是那伊朗最大的工业城市做诱饵,如果不能成功包围奥斯曼军队,一旦大不里士失守,伊朗将遭受难以想象的损失。

尽管伊朗全国都开始进行工业化,但大不里士的工业仍然排名伊朗全国第一。33%的纺织、72%的钢铁、65%的武器弹药以及80%的机械都从这里生产。此外,他还是巴库和德黑兰之间的重要连接地,一旦受到威胁,那么伊朗的经济损失就大了。所以,这个方案就被否决了。

既然这个不行,那就只有第二个方案了,也就是先发制人。通过先手向巴格达、凡城和特拉比松进攻。奥斯曼没有足够的军队在这边境上排列,等打下巴格达后,向北进攻重镇摩苏尔,向西打下阿勒颇和大马士革,直到地中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