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年轻人的行程
巴格达至今吸引着无数来自东部的人,年轻人都想来到这里闯一闯,说不定就能攒下万贯家财来。
阿里也是经历重重阻碍,来到了这里。顶着好友的不理解和家人的祝福,他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前往巴格达的火车。不活出个样来绝不回去。
之所以来巴格达也是因为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当地20到40岁的人占比达到了60%。而且人口还在不断的增加。
机会总是就给准备的人,德黑兰等地虽然也能赚,但比起这里机会还是少。要是自己再早来一会儿,说不定也能在当地扎根。而且,因为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尾声,机会也没有多少,不如来到这里。
他沿着铁轨旁的石子路往前走,沿途的景象让他目不暇接。低矮的土坯房渐渐被砖石建筑取代,街边偶尔能看到穿着西式工装的工人匆匆走过,他们袖口沾着油污,脸上却带着一种阿里从未见过的忙碌。不远处,一座红砖搭建的纺织厂正吞吐着白色蒸汽,巨大的齿轮在厂房外转动,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
“小伙子,要找活干?”一个推着木板车的中年男人停在他身边,车上堆着几卷粗麻布。男人皮肤黝黑,手掌布满老茧,指缝里还沾着絮,“前面的纺织厂在招人,不过要力气,还得能熬得住。”
阿里眼睛一亮,连忙点头:“我有力气,什么苦都能吃!”他跟着男人往纺织厂走,路上才知道,男人叫卡里姆,在纺织厂做搬运工已经三年了。“这厂子是波斯商人开的,去年刚添了新机器,要的人多着呢。”卡里姆指着纺织厂的大门,“不过规矩严,每天要干十个小时,管两顿饭,月底给20里亚尔。”
20里亚尔,阿里在心里算了算,可以攒下一些钱做些其他的小商品交易。他深吸一口气,跟着人走进工厂大门。厂房里闷热得像个蒸笼,几十台纺织机并排运转,“轰隆”的声响震得人耳朵发疼。工人们站在机器前,双手飞快地穿梭在纱之间,稍有不慎,线头就会缠住齿轮,引来工头的呵斥。
“新来的?”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工头走过来,上下打量着阿里,“会用机器吗?”
阿里摇摇头,手心微微出汗:“我没见过,但我能学,学得很快。”
工头皱了皱眉,又看了看卡里姆递过来的眼神,最终摆了摆手:“先跟着去搬纱,要是干得好,再学开机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