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东区,一间空教室里烟雾繚绕。
柳新坐在桌前,手里夹著红牡丹香菸,正在修改稿件。
舍友裴永敬、徐威、唐智三人围在旁边,桌上摆著厚厚一摞手写稿纸。
裴永敬揉著酸痛的手腕,“这都第几遍了?我感觉快写断了。“
柳新吐了个烟圈,“最后一遍,创刊號必须完美,马虎不得。“
徐威看著柳新修改过的稿子,摇头感嘆:“你这脑子真是神了,什么都懂。“
柳新暗笑不已:我特么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当然什么都懂。
不过表面上还是很谦虚:“都是看书看来的。“
三个舍友已经习惯了柳新的“博学“,反正这傢伙从来没让他们失望过。
柳新拿起手写的目录单,“来,我念一下目录。
第一版,《什么是计算机》,这是给完全不懂的人看的。
第二版,《计算机的基本构造》,介绍硬体知识。
第三版,《计算机能做什么》,讲应用前景。“
唐智好奇地问,“第四版呢?“
柳新神秘地笑了笑:“《计算机发展畅想》,这是我的独家预测。“
三人异口同声:“预测什么?“
“预测未来的世界,人手一台计算机。“
柳新一脸平静,“用它工作、娱乐、通讯,甚至购物、学习。“
三个室友面面相覷,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柳新,你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
裴永敬担心地问,“人手一台计算机?那得多少钱?“
“就是啊。“
徐威也觉得不靠谱,“现在一台计算机几万块钱,普通人哪买得起?“
唐智更是直接摇头:“这根本不可能实现。计算机那么大,怎么可能人手一台?“
柳新看著三个朋友的表情,心里一阵无奈。
这就是认知差距啊,自己说的是事实,他们却当成天方夜谭。
算了,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现在说多了,他们也理解不了。
“反正我就是这么想的。“
柳新弹了弹菸灰,“写出来让大家看看,说不定能吸引更多人关注计算机。“
三人虽然觉得不靠谱,但还是支持柳新的决定。
毕竟这傢伙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总能搞出点名堂来。
一周后,代老师拿著申请资金的批覆走进编辑部,脸色有些难看。
柳新已经猜到了结果,但还是张嘴问了,“怎么样,代老师?“
代老师嘆了口气,“被驳回了。学校觉得办杂誌风险太大,不愿意投钱。“
裴永敬三人一听,心里都凉了半截。
没钱怎么印刷?
柳新却很淡定,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大团结:“没事,我出钱。“
代老师明显愣了一下,“两百块?够吗?“
柳新算得很清楚,“印六千份够了。每份成本三分钱,第一期免费发放,第二期开始收成本价。“
代老师內心mm皮:这孩子哪来这么多钱?
不过也不好多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三个室友看著柳新掏钱的豪爽劲儿,心里都很震撼。
裴永敬內心也暗自嘀咕,又拼命压住自己的好奇心:这傢伙到底什么家庭背景?两百块钱说拿就拿。
十五天后,《华夏电子》创刊號正式问世。
六千份杂誌除了在清华发放外,还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八所学校同时发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