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三千里外欲封侯 大明寒门崛起
几人自然是越聊越兴奋,都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
一开始还只是谈论一下如何制义,后面就是博古论今无所不谈了。
见几人聊的热火朝天,张铁头与张山虽然听不懂,但也为张云高兴不已。
眾人谈兴正浓时,周文远提议道:“如此江景,岂可无诗?我等不如各赋一首,以纪今日之聚?”
“周兄此意不错!”眾人纷纷称善。
几人於是或踱步沉吟,或极目远眺,不多时,俱有吟哦。
周文远作为提议者自然是先来。
他做的乃是一首七律,写的是眼前这江景壮阔之美。
他作完后,另一位叫做郑宏的秀才作的却是一首五古,另外一人却是填了一首词。
轮到张云时,周文远笑道:“早就听过张学弟善诗,如今终於能一睹弟之大作了……”
张云闻言微微一笑道:“周兄过誉了,小弟才疏学浅,诸位兄长不要笑话才是……”
“学弟过谦了……”
“咱们就静待弟之大作……”
张云笑了笑,低头思索起来,很快心中突然想到了一首诗,便抬头吟道:
丈夫只手把吴鉤,意气高於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须捷足隨途驥,那得閒情逐野鸥?
笑指芦沟桥畔路,有人从此到瀛洲。
此诗一出,所有人都震惊的望向张云。
张云这首诗尤其是开篇两句,是少年豪情最经典、最淋漓尽致的表达。
诗中那种“捨我其谁”的自信,那种少年独有的、未经世事磨礪的纯粹锋芒,一下子就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良久反应过来的,周文远方才击节嘆道:“好一个『丈夫只手把吴鉤,意气高於百尺楼。』;好一个『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张学弟之志非一般人可比,兄不如也,將来张小弟定能青史留名……”
张云忙道:“周兄过奖。实是近日经歷诸多,有感而发。”
其余两人一开始还觉得张云太狂,后又觉得这正是少年应该有的意气。
“学弟此诗正与弟相配……”
几人又议论一番诗作,直至日头西斜方才依依惜別。
临別之时,周文远等人诚挚相邀:“张学弟有暇之时,定要多来县学走走。我等彼此切磋,必有进益。”
张云郑重拜谢道:“弟若有暇,必当登门拜访请教。”
返回客栈之后,张云又写了一篇时文,写完后他又再次揣摩,虽然感觉比前番写的稍好,但还是感觉差了点东西。
半夜他躺在床上,回忆起这一日的所见所闻,心中思绪万千。
一直折腾到半夜方才睡著,第二日还是张山来叫他方才起床。
在客栈外的食铺用过朝食后,张云突然心绪来潮,决定不再继续往北,想往东去看看。
隨后他与张铁头、张山三人从渡口乘船渡过岷江,沿著大道一路向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