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言之有物  大明寒门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隨后开始观察起周围环境来,这府试的考场確实比县试好了许多。

张云发现考场中居然还配备了水龙和大夫。

张云把这些看在眼里,不禁点了点头,他可是早就听说过考场中发生过的种种情况。

號舍发生火灾,应试仕子发病而死的事,每次考试都有发生过。

这时张云突然发现东面角落里居然有一个两鬢斑白的考生。

那人整个人廋的如同竹竿一样,身上穿著的衣服也是补丁垒著补丁,观其相貌怕是有六七十岁了。

看著那人张云竟不自觉的想到了孔乙己,隨后又想到了“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这句话!”

张云在观察別人的时候,却不知道別人也在观察他,正如那句话说的,“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张云一入场其实就引来了不少关注。

十二岁的童生在这嘉定府歷届府试中虽然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也並不常见。

就在张云在心中感嘆之时

“鐺……”一声清脆的铜锣响彻考场。

“诸生肃静,府尊大人至!”有官员高喊。

顿时,整个考场鸦雀无声,所有考生皆起身垂手而立。

张云自然也是起身肃立,不久之后就见一名身著緋色官袍,胸口配著飞鸟补子的官员,在一眾僚属、学官的簇拥下,缓步走上大堂前的台阶。

“原来他就是周文博!”张云在心中暗自嘀咕。

很快周文博就来到堂前,他缓缓扫视全场,虽没有说话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官威。

就连张云也感觉自己隱隱受到他的气场的影响。

这让张云也不禁暗暗咋舌。

“诸位仕子……本官乃是周文博…科考之目的乃是为国取士……尔等……”

简单的训诫与宣读考场规则后,试卷终於分发下来。

张云深吸一口气,凝神看向手中试卷。

与县试差不多,府试的第一场依然是经义题。

题目出自《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此题並不算难,不过想要写出新意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题的核心在於“学以致用”。孔子强调,学习《诗经》不止是为了记诵,更要能应用於政事、外交等实际事务中,否则学得再多也无用。

这正契合了当下朝廷乃至周文博本人所倡导的“实学”风气。

张云心中微动,这题目出得极有水平,既考了对经典的理解,更暗含了对考生是否关心时务、能否將所学联繫实际的考察。

他把考卷放在面前却並未急於动笔,而是仔细研磨,一边磨墨,一边在腹中打稿。

他回想起李琮和林语堂的提点,周文博此人一向务实,厌弃空谈。

那想要博取其认可也定然不能写的空洞无误,必须要言之有物才行。

这时他不禁想到了自己去岁游学时一路所见的盐务、匪患、民生……

这一思考就思考了近半个时辰,在他身边不远处负责监考的一名学官也不禁频频向他张望。

经过多番思考,他的思路也渐渐清晰。

这时他方才不紧不慢的开始研墨研提笔,隨后方才在草稿纸上写下破题:

“圣人论学,不以记诵为功,而以经济为量,盖谓徒富篇章而无裨实用,犹弗学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