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陛下,请你別忘了来时的路 大明第一设计师
比如田地奖励,比如无偿发放耕牛农具,比如读书资源,或者经商的机会,让有田地有房產的百姓也愿意过去。
適当的让户籍制度松一些,这样他们为了家人孩子,定然会愿意去迁移的。
朝廷可以劝说,但是不要让下面的官吏进行打骂驱赶,或者有残暴手法逼迫。”
朱標,朱柏,老朱都能听懂这些话。
大明的户籍分类农民种田,商人经商,官员按规矩做好工作,通常不能越界,而军户,民户,匠户职责分明,做好分內之事。
“读书这个怕是不能很吸引,因为父皇也有通融,若是真有才学的百姓,也可以放宽户籍限制。”朱柏这时弱弱的说道。
全场没有人反驳,包括梁泽。
前世有些up主吐槽老朱的户籍制度,说是种地的只能种地,当厨子的就好好当厨子,不可越界,爹做什么儿子就做什么。
这个在大明是主流的制度,但是也有部分有才华的,不因户籍限制而脱颖出来的。
比如军户出身的张居正,匠籍出身的严嵩。
明朝虽然有户籍分类限制,但並不是禁止科举,这个有误解。
只是说这类人主业是需要先按照户籍划分的身份,去承担朝廷官府分给的事,其次可以考科举,只要当事人有本事,能脱颖而出。
当然了,更不存在明中期制度鬆了,穿衣吃饭可能宽鬆,户籍制度显然不会。
清朝时,三代无科举,没中过秀才就不允许科举的冷籍,子孙应试时需要面临朝廷身份审查和质疑。
老朱似乎是听进去了,但是他很疑惑,梁泽到底图什么。
於是开口问道:“你跟迁移的百姓都不认识,为什么你还要帮他们说话,不怕咱砍你?你为了什么。”
在场的人都以为会听到什么大义之类的道理。
可梁泽说道:“因为我希望世上的百姓有一个公平,而不是模糊的界线,和不公的对待。
陛下不要说我蠢,因为没有得到过公平,所以才要帮他们找公平,帮他们也是帮我自己。
更是因为,不想看汉家江山和百姓往后落入前元这样的朝廷。
陛下比我更清楚元朝走这条路时多么失败,多么惨痛,惨痛到以亡国为代价。
陛下,无论往后的路多难走,请你都不要忘了来时的路,別忘了为什么要重开大明这片天。
给百姓发放农具耕牛,或者奖励迁移,可能会让朝廷陷入一时的钱財困难。
可我相信,朝廷不会一直陷入困难中的,而百姓苦,就真的是一辈子苦,代代苦。
大明会昌盛起来,因为知民意者国不弱,得民心者国不穷,百姓富就是国富。
既然说到这里,我恳请陛下换种方式鼓励百姓迁移,而不是去威胁强迫。”
梁泽这段话说的很长很长,朱標和朱柏都被说的反思起来。
他是洪武大帝,不许忤逆,更不能被人否定,还有批判,老朱眼神锋利,惊怒的道:“你简直大胆,咱没有强迫!”
“陛下!”梁泽直视著老朱,继续劝道:“请你不要忘了来时的路,更不要忘记开国登基时发下的宏愿。
陛下可能忙於政事,忘了,可我没有忘记,百姓没有忘记,歷史更不会忘记,天地,钟山都没忘记开国的宏愿。”
“我也背过的。”朱雄英清了清嗓子道:“驱除胡虏,恢復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梁泽的话,如重锤击打在老朱的胸口,朱雄英清脆的童声,更是直接钻进老朱的双耳。
每一句话都勾起老朱带兵起义和反抗,想起开国时的誓言,还有尸山血海风险,以及活不下去,吃不饱饭的根源。
这些回忆让老朱脸发白,让他无处遁形,更像是小刀把当年的回忆划得新肉和烂肉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