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卜算子·咏梅》 大宋文魁,从神童方仲永开始
寿夭同尘,荣枯一梦。
纵抱孤贞,难逃开谢;虽標逸格,终归霰散霰收。”
席上的苏舜钦嘴角抽动了一下,一整篇文章下来,辞藻典故数十就为了最后那句“寿夭同尘,荣枯一梦”?
浪费如此多的笔、墨、纸,堆砌如此之多的辞藻、典故,最后感嘆一句开谢,谁家的不会谢啊?
为了一碟醋,包了一整盘饺子?
苏舜钦刚才听得梅尧臣与梅芳燕之间的对话,得知那首“墙角数枝梅”並非刘金河所作后,好感度可谓直线下降。
他虽耐著性子听完了全文,然而却像是被人强行餵了一坨一般,满脸不是滋味。
反观钱惟演,却是咽得津津有味,有些回味无穷的意思……
“妙文,妙句,当得魁首也!”
钱惟演心情大好,他执起笔来在刘金河的文章上题了六个大字——《题梅灵寺梅》。
心想,是块好玉,假以时日雕琢必成“西崑体”顶樑柱。
刘金河显得十分得意,拱手道:“承蒙恩师看重,学生幸甚。”
言毕,恶狠狠瞥向一旁姍姍来迟的方仲永,腹誹道:“好戏,就要上场了!”
对於方仲永,刘金河是怀有敌意的。
前年,刘金河隨父亲出知金溪,在父亲的安排下,本想利用金溪一年一度的赏梅雅集刷些声望、才气。
不成想半路却杀出一个方仲永,於前年夺了他的魁首,他是既嫉妒又怨恨。
好在,去年方仲永闹了笑话,想必是江郎才尽了,一想到今年又能看到方仲永出糗,刘金河就觉得格外解气。
“老师,且慢下定论,还有佳作未完成呢!”
钱惟演在苏舜钦的提醒下,这才发现,还有半柱香的时间,而案前,也確有一名消瘦少年正在挥毫。
然而,钱惟演心头已然內定刘金河是魁首,倒也不差这一时半会,他可不信,这会功夫还能有力压刘金河的佳作產生。
方仲永专注的挥毫著,穿越前,他曾在閒暇之时练习过毛笔字,也临摹过“瘦金体”,因而挥毫间並无违和感。
梅尧臣在边上看得入了神,情不自禁便咏出了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枝俏。”
席上的苏舜钦闻言一怔,旋即拂袖来到案前伸长了脖子,欲观一二。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方仲永勾勒出最后一个笔画后轻轻放下狼毫笔,拱手道:“学生,献丑了!”
而此刻,那半柱香恰到好处,燃尽了。
“活过来的梅,妙呀!”
苏梅二人异口同声,细品意境的同时连连称妙。
原来咏梅还能这么咏,真是惟妙惟俏。
这首词朗朗上口,虽无辞藻堆砌,然而,妙就妙在这里,竟是运用了擬人手法,將梅写“活”了过来。
易读,更易懂。
词意也是有深度的。
不仅表达出梅乐观、谦逊的一面,又讚扬其不屈不挠,敢於与大自然抗爭的精神。
全词不过四十四个字,却將梅的美好品质,活生生展现於世人面前,与刘金河那篇又臭又长的駢文形成了强烈反差,怎能不引起苏梅的共情与惊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