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柳三变 大宋文魁,从神童方仲永开始
方才情急之下本能跳河救人,確实是欠缺考虑的,其根本原因便是自己还未完全適应方仲永这个角色,是欠缺考虑的一次危险行动。
眼下,体力透支的他甚至连独自靠岸都做不到了,情急之下,朝拱桥上吼道:“吴琼,快去叫人!”
旋即,被湍流一卷,呛了几口水,心想完了完了,大意了,不会要交代在这了吧?
危急之际,岸边忽有一人抬著竹篙朝他伸了过来,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他一只手紧紧抓住竹篙尾部,一只手仍紧攥著那落水者的衣领。
半晌后,吴琼带著几个学子赶了来,眾人合力將方仲永与落水孩童给拖上岸。
“有哪受伤了?”
吴琼看著躺在岸上奄奄一息的方仲永,眸中一片朦朧,方才那一幕可將她嚇得容失色。
方仲永只是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不用担心。
方才差些一口气没缓过来,竟是连说话的力气也失去了。
缓了半晌,才有力气撑起身体坐直起来。
“方才多危险,嚇我一跳呢!若非有人抬篙搭救,只怕就要被湍流卷了去。”
吴琼说著,扭头向那施救者行了一个万福,“善人,吴琼在此谢过您的搭救之恩。”
那人摆摆手,呵呵笑道:“举手之劳罢了,倒是这位后生,为救落水孩童,竟从如此之高的拱桥上一跃而下,真是后生可畏啊!”
方仲永强撑起身体,拱手道:“谬讚了,晚辈方仲永,多谢您的救命之恩。”
谢过恩情,转头去看那落水者,只听得那人道:
“脸色发青,想来是没救了。”
方仲永却不愿放弃,他双手交叠,有节奏的按压那落水孩童的胸口,试图利用心肺復甦来敲开一扇生命之门。
这一救治窒息者的举措,最早被东汉的张仲景记录在《金匱要略》上,不过,因古人对心肺循环的理解较为片面,因而鲜少应用到施救中来。
不知按压了多久,周遭已围起许多凑热闹的民眾。
“这是怎么回事?”
“看著像是失足溺水,怕是没救了。”
“这不是神童方仲永么?这是在干嘛?”
“明显是在施救嘛!”
“这动作好生奇怪......”
议论纷纷间,有一妇人挤进人群,登时便扑倒在方仲永跟前,口中悲声不断。
“我的女儿哟,为娘一时疏忽,都是为娘的错......”
“快用嘴给你女儿度气,快!”
“如此能救我女儿么?”
“能!”
……
於是,一人度气一人按压胸口,半晌后,那落水孩童竟闷闷的咳了一声,吐出一口浊水来。
身后那人一怔,上前一探鼻息,竟已恢復了气息,不由得嘖嘖称奇。
“奇哉!竟是活过来了,快送医馆去治!”
一经提醒下,很快,那妇女道了两声谢便抱起女童向著街口跑去。
“方仲永?”
那人砸吧著嘴,人群散去后,他倏地记起眼前的少年方才似乎自称“方仲永”。
“您认得我?”
“金溪神童嘛,偶有耳闻,我便是特意来会你的。”
方仲永闻言一怔,特意来会我的?
旋即一拱手,“敢问恩人尊姓大名?”
“免尊姓柳,三变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