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北宋多数值怪 大宋文魁,从神童方仲永开始
就在这时,雨中一辆骡车缓缓停靠於中门前。
车驾上下来吴芮、吴生、吴琼三人,方仲永当即迎了上去拱手道:“吴叔父。”
吴芮带著笑意轻轻頷首,吴琼则在看到方仲永手头的食盒后,疑惑道:“恩?你手中的食盒可是『南点铺』的糕点?”
经吴琼这么说,方仲永这才注意到食盒上鐫刻著“南点铺”三字。
“这家食铺很有名气么?”
吴生上前一把將食盒接了过去,道:“何止有名气,在县城里没有谁家的糕点铺子能与之相比的了,『南点铺』每天一开铺子便会排起长龙来,往往去晚了可就买不著了。”
吴芮一听是“南点铺”的点心,於是向著门內走去,边走边说道:“日昳小饿,以云从茶佐『南点铺』糕点最是合適。”
这说得方仲永有些小馋了,他跟在吴芮后面来到膳厅。
吴生將食盒置於圆木桌,他轻轻揭开刻有“南点铺”的食盒,共有三层糕点,分別是桂茶饼、酸枣糕、芝麻酥。
“竟有芝麻酥,我的最爱!”吴琼看得两眼放光。
方仲永看著眼前精致的点心,便想到远在乡下的母亲,想必辛苦操持的母亲是不曾吃过的,於是起了念头默默记下“南点铺”这个铺名。
吴芮则呵呵道:“琼儿,许久未考察你的茶艺了,趁著有『南点铺』的糕点佐茶,也给方小侄露一手。”
吴琼应了一声,便叫上吴生,又唤来一名丫鬟一起去取茶具与茶叶。
“小侄,近来於私塾內修学,可有感悟否?”
吴芮隨口问著。
要说这感悟,方仲永倒是可以简单用几个字概括,那便是“学不完……根本学不完……”
眼下的北宋並无统一教材,虽承袭了唐朝的科举制度,然而科举考题却不局限於“贞观年间”孔颖达领衔编纂的《五经正义》,而北宋科举教材的统一则要等到“熙寧年间”的王安石重新训释《诗》《书》《周官》三经,並撰成《三经新义》,北宋这才有了全国统一教材。
在唐朝,《五经正义》好歹规定了註疏版本,譬如《周易》仅採用郑玄、王弼注、《尚书》仅採用孔安国、郑玄注,可北宋呢?什么版本我都沾一点……
这就导致了一个局面,书根本读不完。
知道为何这个时期的北宋文人强得可怕么?
因为一个个都是数值怪啊!
强如唐宋八大家也难免是要名落孙山的。
方仲永自不会在吴芮面前吐槽这些,反正他已明確目標,先將汉、唐版本的《孝经》烂熟於心再说。
“初入学堂,使我发觉自己不过是滚滚大江中一条游得较快的鱼苗罢了,若想乘风破浪,还需虚心学习直至参透这大江法则为止。”
“此比喻甚妙,好,有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