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刁难 每日情报系统,民国的谍战生涯
沈默在军统电讯处的日子,如同重庆的雾,看似平静,內里却翻涌著难以捉摸的暗流。魏大明处长的倚重是实实在在的,一些涉及核心通讯安全的技术评估和难题,开始直接交到他手上。他依旧掛著副科长的虚职,但实际影响力已在电讯处內部悄然提升。然而,这份“清贵”也引来了更多的目光,有好奇,有审视,自然也少不了嫉妒。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穿透山城的浓雾,依旧精准地为他导航: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內部倾轧】中统方面因近期几次联合行动失利,怀疑军统內部(尤其是技术部门)泄露消息,正试图通过安插眼线、收买人员等方式渗透电讯处,寻找把柄。(可信度:92%)
2.【技术刁难】中统技术科科长赵德明,自恃留德背景,对沈默“空降”並获魏大明信任极为不满,计划在即將召开的联席技术研討会上,以一道关於“复杂城区环境下短波信號追踪”的难题公开刁难。(可信度:90%)
3.【关键漏洞】赵德明引以为傲的、基於德式装备的追踪方案,其核心滤波算法对特定频率的脉衝式谐波干扰存在识別盲区,此盲区恰好可利用老旧设备模擬生成。(可信度:94%)
4.【意外之喜】总务科负责採购无线电元件的老王,其小舅子在黑市倒腾二手军用电台,手中有一批已被淘汰的、却能恰好產生所需干扰信號的老式真空管。(可信度:86%)
四条情报,揭示了新的挑战,也指明了破局之路。
中统的覬覦和赵德明的刁难,都在预料之中。那个技术漏洞和黑市真空管,则是系统送来的破敌利器。
沈默不动声色。他首先通过魏处长,了解到了联席技术研討会的议程和可能参会人员,確认了赵德明必然在场。然后,他利用一次去总务科领用耗材的机会,“偶遇”了老王,閒聊中“无意”提及自己正在研究一些老式电台的干扰特性,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旧型號真空管做测试。
老王果然“热心”,拍著胸脯表示他小舅子那里或许有门路,可以帮忙问问。几天后,几枚品相尚可的旧真空管就通过老王送到了沈默手中,过程自然,毫无痕跡。
研討会如期举行。会场內气氛微妙,军统、中统的技术人员分坐两旁,隱隱有些对峙。魏大明主持会议,脸色不太好看。
果然,在討论到城区信號追踪难点时,赵德明扶了扶金丝眼镜,站了起来,语气带著刻意营造的谦逊和骨子里的傲慢:“魏处长,各位同仁。城区环境复杂,信號衰减和干扰严重,尤其是对短波信號的精准追踪,一直是个难题。我们中统技术科,借鑑了德国最新的滤波技术,设计了一套方案,理论上能有效提升信噪比。不过,这套方案对设备要求较高,不知军统的兄弟单位,在现有条件下,有何高见啊?”
他话语刚落,目光便似笑非笑地投向了坐在魏大明下首的沈默。会场所有人的目光也隨之聚焦过来。
魏大明眉头紧皱,正要开口圆场,沈默却缓缓站了起来,脸上带著温和却疏离的笑容:“赵科长的问题提得很好。德式装备和技术,自然是先进的。不过,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时候,一些看似落后的手段,在特定环境下,或许能起到奇效。”
赵德明嗤笑一声:“哦?沈专员有何高见?莫非要用土办法对抗现代科技?”
沈默不慌不忙,走到会议室前方的黑板前,拿起粉笔,一边画著简单的示意图,一边从容说道:“高见谈不上,只是一点不成熟的思路。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不是一味地去『过滤』干扰,而是主动『製造』一种特定的、可控的干扰,利用其特性,反而来凸显和定位目標信號呢?”
他详细阐述了利用老式真空管產生特定脉衝谐波,利用敌方滤波算法盲区,反向增强目標信號特徵的原理。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虽然用的元件老旧,但理念却颇为超前。
赵德明起初还不以为意,但越听脸色越难看。他当然知道自己方案的盲区所在,只是没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空降专员”,竟然一眼就看穿,还提出了如此刁钻的反制思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