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开局爆出屠龙术!李世民惊呆了!  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只有制度公平与规则公平,才能带来最大的公平!!!”

李逸的这句话,宛如一记重锤,敲打在他脑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对於科举中“公荐”这一方式,他从未想过从这个角度去看待。

他当然知道“公荐”会存在徇私的情况。

可从结果来看,通过“公荐”,確实有不少才能显著的人顺利及第,成为了朝廷的栋樑之才。

所以,李世民觉得“公荐”存在的少部分徇私问题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李逸此时却不是从实际结果这个角度去看待“公荐”的问题,而是强调製度公平与规则公平的重要性!

这样的思考角度,一般人看来,或许会觉得是小题大做。

但李世民不是普通人,他是顶级帝王,眼光见识都远胜常人。

他敏锐地意识到,李逸的这番分析,不但很有道理,而且站在了更高的层面上。

“十五岁的年龄,就能有如此非凡的眼光见识!真是了不得!”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李逸一眼。

相比往日並不出眾的李逸,今日的李逸,真是给了他巨大的惊喜!

穷养在民间,居然能对朝廷科举制度有著如此深刻的见解,只能说是天纵奇才!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中突然感到有些遗憾。

要是李逸没有命中的这一场大劫,能生活在皇室,得到精心培养,想必会更加出色。

便在此时。

李世民的耳边又传来了李逸的话。

“说实在的,也就是当今陛下是圣君,所以『公荐』才没出大问题。”

“但凡是未来遇上一个平庸点的皇帝,『公荐』就会成为门阀士族操控科举的手段。”

“並且这种概率还挺大,毕竟像当今陛下这样的圣君太罕见了。”

因为对秦天策很信任,又是在自己家中私下议论,所以李逸也没什么避讳,说得很直白。

当然,他说的也是事实,在日后的大唐,“公荐”属於是被门阀权贵玩烂了,比如大诗人王维,就是走了玉真公主的后门,得到玉真公主的推荐,科考还没开始,便已经確定获得状元之位。

另一边,听到“圣君”二字,李世民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抹激动。

“你认为当今陛下是圣君?”

李世民没有继续追问科举制度相关的事,反而是试探著问了这个问题。

李逸没有多想,顺嘴回道:

“那当然!”

“虽然当今陛下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弒弟,逼父让位,但他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圣君!”

话音刚落下,李逸就后悔了。

糟糕!!

忘记自己不在后世,而是已经穿越到大唐贞观年间,不能隨便口嗨了!

说这样的话,绝对是已有取死之道!

幸好,在前身的记忆中,秦天策一直把前身视作己出,所以应当不会做出举报之事。

不过,这种话以后坚决不能再说了!

李逸在心中自我警醒了一番之后,诚挚无比地对李世民说道:

“秦叔,刚才的话,你就当没听见行不行?”

“哼!你倒是什么话都敢说!”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

玄武门之变,是他最大的忌讳,从来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这么肆无忌惮的说出来。

这要不是自己亲儿子,李世民非得严惩一番不可。

嗯,之所以这么宽宏大量,绝不是因为李逸言之戳戳,情真意切说他是圣君的缘故。

“你也別担心了,今天我们说的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的。”

接著,李世民觉得有必要让李逸知道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以免影响自己的光辉形象。

“其实,玄武门之变,陛下也是迫不得已,当初……”

李逸摆了摆手,直接打断了李世民的话。

“秦叔,究竟是迫不得已,还是主动谋划,这个一点也不重要。”

“不管真相是哪一个,都不影响当今陛下是一位圣君。”

听见李逸再度对自己做出了“圣君”的评价,李世民的心情莫名愉悦了不少。

“这么说,你觉得玄武门之变没错?”

李世民想从李逸口中得到一个清楚的答案。

或者说,他希望得到自己这个眼光非凡的亲儿子的认同。

面对李世民的问题,李逸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小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的世界只讲利弊!”

此话一出,李世民心头一震,双目陡然一亮。

虽然只是简单一句话,却充满哲理,格调满满,蕴含深意,说得太对了!!

不是对世界有深刻的认知,是绝对总结不出这句话的!

但,李逸才十五岁啊!

在这个年纪就能领悟到如此深刻的道理,这意味著什么?

那当然是意味著李逸就是皇室的麒麟子!

李世民越看李逸,越觉得满意。

而李逸给他的惊喜还在继续。

“只要按照这个思路,就知道玄武门之变是不可避免的!”

“大唐的江山,大多是当今陛下打下来的,功高震主,就算他想老老实实当秦王,隱太子也不会放过他的。”

“还有,当今陛下那时候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还有他手下一大群文臣武將的利益。”

“这些人把脑袋別在裤腰上,跟著当今陛下打天下,为的就是飞黄腾达,大富大贵,而当今陛下那会儿要是失势,他们的下场也必然好不了。”

“所以,就算当今陛下那时候想要退让,他手下的文臣武將也不会同意的。”

李逸的这些话,听得李世民频频点头。

当初他犹豫不定的时候,他手下的文臣武將们就明確表达出了不希望他退缩的態度。

並且,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他手下的重要谋臣在劝说他的时候,说辞与李逸此时的话不谋而合。

“总而言之,当今陛下与隱太子是生死利益之爭,无关乎对错!”

李逸最后总结道。

闻言,李世民由衷感慨道:

“你倒是看得透彻。”

李逸笑了笑,把话题拉了回来:

“秦叔,玄武门之变是当今陛下最不愿意被人提起的事,太敏感了,咱们少说为妙,以免祸从口出。”

“怕什么,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担保你没事。”

李世民傲然说道。

李逸嘖嘖两声,开口道:

“秦叔,咱能不吹牛吗?別说你这个平头百姓了,就算是朝中重臣,也不敢隨意评论选玄武门之变。”

“我可没吹牛,我堂堂……算了,不提这事了,还是接著说科举制度的问题吧。”

李世民本来想再彰显一下自己的王霸之气,但转念一想,时机未到,他还不能暴露,就將话题又转回到了科举制度上。

“秦叔,你对科举这个问题还真是执著啊,莫非你人到中年,还想去参加科举不成?嘿嘿。”

李逸笑嘻嘻地跟李世民开著玩笑。

闻言,李世民很是无语。

他堂堂大唐天子,需要参加科举?

当然,他心中也清楚,李逸这是在跟他说著玩。

“你这浑小子,说什么胡话呢。”

李世民笑骂了一句,然后接著说道:

“其实,我不是执著科举,而是厌恶门阀世家,所以希望咱们大唐的科举制度能更完善一点,以便让更多寒门学子可以通过科举进入朝堂。”

“你要是有能让科举制度更好的办法,今天就跟我说说,我去向朝廷献策。”

“秦叔,你来真的啊?”

李逸讶然道。

虽然不知道秦天策一个平头百姓用什么办法去向朝廷献策,但他听得出来,秦天策此时说的是真心话。

他原本隨便閒聊的心態一下变了。

略一沉吟,他郑重无比地对李世民说道:

“秦叔,如果真的想要解决门阀世家的问题,那么首先要对门阀世家有一个唯物主义的认识。”

“什么叫唯物主义的认识?”

李世民双眼迷茫,一脸懵逼。

“简单说来,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抓住主要矛盾!”

李逸斩钉截铁地说道。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心头一震。

儘管他此刻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却有一种感觉,“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说法言简意賅,蕴含著极为高明的道理,值得他日后多多揣摩。

正在李世民思索间,他耳边传来李逸的问题:

“秦叔,你可知门阀世家的真正根基是什么?”

不等李世民回答,李逸便自己说出了答案:

“不是他们占据的眾多朝堂官位,也不是他们拥有的大量土地,而是知识垄断!!”

“只有看到这个本质,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才能真正摧毁门阀世家!”

“知识垄断?”

李世民眼前一亮,这又是一个他以前从未听过的说法,也是他未曾想过的角度。

他打压门阀世家的方式,通常是在朝堂上进行,用各种办法不断缩小门阀士族掌握的权力,削弱门阀士族对朝堂的影响力。

但此刻,李逸却说门阀世家的真正根基是知识垄断,这个角度,对李世民而言,无疑非常新奇,令他感到很惊讶,很意外。

这时,李逸在继续说著:

“从知识到权力,再由权力获得財富,再用財富去加强知识,门阀世家便是通过这种循环,不断强化著对国家的影响力。”

“与门阀世家相比,寒门以及普通家庭的人,想要学习知识太难了,甚至连书本都难以获取。”

“如果无法打破这种门阀世家的知识垄断,那么就算科举制度再完善,也动摇不了门阀世家的根基。”

“门阀世家子弟可以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有著完整的家族学识传承,甚至对於如何应考,都有丰富的经验。”

“这种情况下,寒门子弟拿什么跟门阀世家的子弟去爭?除非是自身天赋极其出色的人,否则公平考试,大概率也是考不过门阀世家子弟的。”

“所以说,寒门难出贵子啊!”

李逸由衷地感慨道。

他这真不是胡说,他看过后世史书中的相关记载,门阀世家子弟確实在科举中举率上遥遥领先寒门子弟。

听完李逸的这一番分析,李世民必须要承认,李逸说得都对。

与此同时,他更要承认,他方才还是低估了李逸。

能有如此高明眼光见识的李逸,要比他想像中的优秀,还要更出色。

尤其是李逸口中说出的“唯物主义”、“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等分析问题的方法,更是给了李世民极大的震撼!

他自认为也是博览群书,却从未见到过这些说法。

因此,他很好奇李逸从哪里学来的这些內容?

听到李世民的这个问题后,李逸心思一转,一本正经地开口回道:

“是高人在梦中传授!”

“啥?高人梦中传授??”

李世民看著李逸,脸上一副“你逗我”的表情,显然是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离谱。

李逸看著懵逼的李世民,心中觉得好笑,但表面却依旧平静无比,还郑重其事地具体解释道:

“有一天晚上,有一位高人出现在我梦中,他传授给了我一门高深的学问!”

“方才我说的唯物主义等內容,便是这门学问的其中一小部分。”

“学会这门高深的学问之后,我发现自己更聪明了,看问题看得更深刻了。”

看李逸说得这么严肃认真,再结合李逸突如其来的变化,李世民突然有些相信了这一说法。

“这位高人给你传授的学问可有名字?”

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自然是有的。”

李逸心思微动,突然想到后世经常用来称呼红宝书的那个逼格满满的名字。

於是,他脸色一正,庄严无比,一字一句地说出了三个字:

“屠!龙!术!”

轰!!!

这三个字宛如一道惊雷猛然在李世民的耳边炸开,他脸色狂变,惊得瞬间站起:

“你……你……你再说一遍,你获得的学问叫什么名字?”

他太过震惊,以至於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然而,李逸的回答让他知道,他没听错。

“叫:屠!龙!术!”

李逸口中再次郑重无比地吐出了这三个字。

李世民一把抓住李逸,急不可耐地高声吼道:

“快!”

“你好好跟我说说,什么叫屠龙术?”

“什、么、叫、做、屠、龙、术?”

李世民一字一句的厉声再次强调了一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