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88章 孔夫子  截教要翻天?我师父是通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话音落下,猴子只觉脊背微凉,仿佛有风穿骨。

许多长久以来縈绕心头的谜团,竟在此刻悄然解开。

他曾反覆思量孔夫子的来歷,从蛛丝马跡中隱约察觉,那圣人背后必有一脉深远传承。

如今终於明了——那人出自“渊泉山”。

而那一脉,並非仅有一人独步天下。

除孔夫子外,尚有三位通天彻地之能者。

更令他惊异的是,按儒生所述,孔夫子在这门中,竟是最小的师弟。

这番真相,远超他过往所能设想。

但很快,他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投向更高处——

先贤台第三层。

第一层,供奉七十二贤。

第二层,立著渊泉山四位弟子。

那么最顶端,那隱於云雾、难窥真容之处……

答案已在心中浮现。

果然,儒生低声说道:

“第三层所供,唯有一尊塑像——渊泉山之主,不生不灭、混元一体的『渊泉山主』。”

语毕,他眼中泛起深深敬意。

“山主开闢凌渊界,此界即为大秦立国之基。”

“稷下学宫本身,亦为其亲手所铸之圣物。”

猴子默然佇立,双目微闪。

一个名字在他心底牢牢扎根,如烙印般清晰——

渊泉山主,孔圣之师!

“孔夫子与他的师兄弟都已这般神通广大,那么他的师尊……又是何等高人?”

此念一动,他的心中也不禁升起几分仰慕之意。

暂且不提猴子对那位渊泉山主有多好奇。

这一方天地,他恐怕没有机会亲眼见上那位一面。

他也明白其中轻重缓急。

因此,他的初衷並未因听来的传闻而动摇。

他依旧志在入儒门,拜入孔夫子门下修道。

猴子心中转得明白——既然孔夫子亦出自渊泉山一脉,

若能成为孔夫子的弟子,岂不是能顺理成章地见到渊泉山主与山上其他门人?届时,还怕学不到真本事?

此时,眼见猴子不再追问,

那儒生便带著他与几个孩童,径直来到一处名为“先贤台”的地方。

直到此时,猴子才发现,

那先贤台四周,早已整齐地摆放著许多蒲团。

此时已有不少儒生坐在蒲团之上,或低声交谈,或静静等候。

“你们也各自寻个蒲团坐下。”

儒生隨即开口道。

猴子闻声自然依言而行。

虽不知眼下究竟是何状况,仍迅速挑了个位置不错的蒲团坐下。

可就在他刚刚落座的一剎那,

眼前景象陡然一变。

他的意识仿佛被抽离出躯体,面前也不再是先贤台,

而是置身於一间恢宏讲堂之中。

那讲堂广阔无垠,仿佛超越了“空间”的概念。

四下里,一道道身著儒袍的虚影闪烁不定,

与他一般,静坐原地。

“这是什么地方?”

猴子心头震惊不已。

正迟疑间,那儒生的声音又在耳畔响起:

“此乃『知非室』——凡坐於稷下学宫蒲团者,皆会入此境。”

“在此间,可与大秦各地稷下学宫中人共论学问,探討道理。”

“更难得的是,时有大儒讲学於此。”

“凡能在此讲学者,皆是修养浩然正气数十载之士。”

“而今日,你们更是有幸……”

儒生话未说完,却已点到为止。

猴子略一思索,已然明白。

“今日在此讲法的,可是孔夫子?”

他几乎立刻猜到了答案。

“正是。”

那儒生含笑回应:

“孔圣如今虽常驻咸阳,少有外出,

但他教化世人之志,从未懈怠,每月都会在此知非室內讲学一次。”

“今天正是讲学之时!”

怪不得那些读书人说,今天能听孔子讲道,却又说孔子並未亲临云棲城。原来,竟是藉助这样一种方式。

孙悟空心中顿时明白过来。

內心那份期待,自然不必多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