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林场,古怪  拳之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4章 林场,古怪

来人独眼转动,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少年,“你到了我这里可别想有什么优待,别人能做的事情你也得跟着做,要是敢偷奸耍滑,看我不收拾你。”

练幽明欲哭无泪,没有半点迟疑,沉声道:“放心,就是挖粪沤肥我也上。”

不想男人却一扬眉,“挖粪沤肥那他娘都是女知青干的活,轮得到你?”

沈姨有些看不下去了,“老秦你这是做什么,别把孩子吓到了。”

原来这人便是沈姨的丈夫,秦玉虎,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

“这就吓到了?他是个鹌鹑啊?得了吧。我可听说这小子一个人都敢和七八个带刀的混混动手。”秦玉虎原本还板着一张脸,可说着说着又笑了,“好小子,没白长这么大个。”

拍了拍练幽明的肩膀,秦玉虎沉声道:“行了,不说废话,吃完了我送你过去,插个队都磨磨唧唧的,你爸还是练你练的少了。”

练幽明苦着一张脸,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些刚刚有些温热的饺子给塞进了嘴里,又把肉汤猛灌了一口,全部囫囵着咽下。

“真是一窝急性子。”沈青红瞧得是哭笑不得,索性也不说什么了,只叮嘱了几句,“路上慢些,想吃啥就趁着休息过来,山珍海味姨都给做。”

说完,又转身去了里屋,拎出来一堆吃的,还有一床棉被。

练幽明连忙摆手拒绝。

秦玉虎却板着脸,“都带上吧。一旦入了冬,那可冷得吓人,你在那边记得照顾好自己,遇事别犯浑,听组织安排。”

练幽明无奈苦笑,“叔,放心吧,我都知道。”

门外面,停着一辆军绿色的挎斗摩托车。

交接完了插队的手续,练幽明只把行李往上一搁,便坐了上去。

只是一上了车,他就后悔了。

坐在挎斗里顶着冷风,差点被吹成个二傻子。

那大风刮的,简直就跟千刀万剐一样,一路赶过来愣是吹得人嘴歪眼斜,整张脸都麻木了。

眼见秦玉虎一个劲儿地往前冲,练幽明捂着脸上都快冻硬的围巾,如坐针毡。

秦玉虎耳力惊人,嗓门也大,一路上说个没完,都是问练幽明家里的事情。

练幽明起初还以为秦玉虎是铁血硬汉,不畏严寒,可听着听着,就听这人舌头打卷,说话都不利索了,敢情也冷啊。

直到开出十几二十里地,车子才在一个村口停下。

练幽明缩在挎斗里,嘴角抽搐,吹的他差点没哭出来。

这姓秦的太狠了。

秦玉虎也不好过,冷得嘴角直抽抽,但还板着那张脸。

等练幽明抱着行囊往边上一瞅,心都凉了半截。

坝野上,十几二十来间低矮的土屋、草屋零零散散分布在各处,前院后屋,炊烟四起。

几名知青则是灰头土脸,流着鼻涕,手里拿着锄头铁锹,有的在堆粪,有的掘土,还有人被撒欢的驴子溜得连滚带爬,嘴里也不知道吆喝着啥,哎呦连天。

一个端着烟杆,裹着棉衣,缺了门牙的小老头闻声走出来。

老人是屯子的支书。

秦玉虎先是和老头说了两句,又朝着练幽明交代道:“记住了,上了山要服从命令,不准惹祸生事,要学会和你的战友同甘共苦。”

撂下一句话,又风风火火的骑着摩托离开了。

没有过多闲语,在老支书的安排下,练幽明搬进了村东头的一间土屋。这是早些时候给那些犯了错误下乡改造的知识分子住的,现在腾给了他们这些知青。

和练幽明一起在靠山屯插队的还有四个人,都是从大城市来的。两男两女,男知青这边一个叫吴奎,一个叫刘大彪,前者是上海来的,后者是天津人。另外两个是两名从bj来的女知青,一个姓赵,一个姓徐。

然而,本以为会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结果刚插队没几天他们这些知识青年就闹了笑话。

先是女知青那边五谷不分,连麦子和稻子都搞不明白,把菜苗当野草给拔了,还被几只大鹅追得哭爹喊娘。

然后是他们男知青这边,吴奎和刘大彪自从知道屯子里养着奶牛,就白天夜里的惦记喝奶,可离谱的是他们连公母都不分,大半夜跑圈里揪着一头大黑牛的卵子一顿揉搓,好悬差点被踢死。

练幽明也不安分,虽说能吃饱,可关键是没油水啊,那嘴里都淡出个鸟来了,天天举着弹弓打麻雀,还总想往山里钻。

可怜老支书一把年纪,愁的头都快秃了,连看他们的眼神都带着嫌弃,像是瞅着几个祸害,天天唉声叹气的。

插队的生活也是艰辛的。

女知青那边基本上就是掏粪沤肥,打理菜地,累得两四九城的小姑娘叫苦连天。

男知青这边就更累了,劈柴挑水,还有秋收,再有挖地,最后是驯驴驯骡子,总之是各种体力活不要命的招呼,累得人腰酸背痛,死的心都有了。

一天下来,男知青算十个工分,女知青算八个,十个工分一块钱。

练幽明还想着读书呢,这还读个蛋。

只是一想到家里人,他便趁着下工从行囊里拿了纸笔,想着给家里寄封信,毕竟来了有些时候了。

可就在整理带来的书籍时,一本老书突然掉了出来。

正是火车上孙独鹤送他的那本。

练幽明也没多看,随手拾起就打算放回去,可右手伸出一半他忽然“咦”了一声,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本黄皮书。

也不知是磕到哪儿了,但见老书的书壳翘起一角。

练幽明扬了扬眉,仿佛瞧见了什么出乎意料的东西,凑近了仔细一瞧。

这里头……好像夹着东西啊。

他深吸了一口气,顺着书壳翘起的地方往上一掀,但见底下果然有个夹层,里面还塞着一块手帕大小的锦帛。

只等把锦书小心翼翼的摊开,练幽明瞳孔瞬间急缩,随后双眼又缓徐徐瞪大。

视线落定,但见为首的几枚小字映入眼帘,竟是……

“十二关金钟罩。”

“这是……武功秘籍?”

他眸光一凝,心中惊疑不定,一边强稳住火热的心绪,一边飞快扫量着上面的小字。

但越往后看,练幽明面上的喜色便越淡,眼里的惊异也都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困惑和茫然。

半晌。

“这写的都是啥狗蛋玩意儿?”

看着那些字迹,明明每一个练幽明都认得,可连在一起却只能干瞪眼。

不光有字,还有一些极为精巧的人像,上面标注着许多人体的筋骨脉络,以及筋肉走势,共有十二幅。虽说瞧着神乎其神,可搁他眼里就跟天书一样。

“嗯?”

就在练幽明翻看之际,发现锦帛背面居然也有一篇手抄的文字。

“虎吞天下,以食壮气。”

他稍加细看,才发现这篇文字更加古怪,居然是一门食补之法。

而且吃的东西千奇百怪,什么黄精、何首乌、灵芝、野参、虎骨、熊胆之类的,足有四五十种。有的东西别说这辈子了,上辈子他也没见过啊。再者就这上面记载的有些玩意儿,不光难找,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不只如此,这些东西又都各自搭配,以金、木、水、火、土五行药性组成了五种食谱。

而在食谱的最下方还有一段话。

“人活一世,好比草木一秋,然枯荣轮转,皆随“气”而变。年老比之青壮,便是气衰力疲,以致后继无力,肉身方有衰老之相。吾之法,以食补之,养五脏之气。气盈,则精血足。精血足,则筋强骨健。再辅以吞气法门,铸五行之基,可食虎成虎,饮龙化龙,气吞天下。”

练幽明越看越是咋舌,但好歹是看明白了。

直至末尾,那里却有四个不起眼的字。

“陈姓人留?”

他强压困惑又十分仔细地瞟了一眼锦帛上的文字人像。

“吞气法门?”

可左看右看练幽明却是不曾看见什么吞气法门。

“是没有?还是说那法门我看不懂?”

他目露思索,转身又将那黄皮书拿了出来。

这老书书壳分为两张,一前一后,前者藏的是那锦帛,后者会不会也藏了东西?

念及于此,练幽明没有犹豫,指尖顺着书壳的缝隙往外一抠,岂料还真就掀开了。

里头赫然也藏着一张锦帛。

定睛瞧去,果不其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